[发明专利]一种结构和斜坡地震动响应监测与速报仪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93900.1 | 申请日: | 2014-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6037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6 |
发明(设计)人: | 何先龙;王运生;罗永红;赵立珍;孙得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成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V1/00 | 分类号: | G01V1/00;G01V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成创同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49 | 代理人: | 刘锋 |
地址: | 150000 ***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构 斜坡 震动 响应 监测 速报仪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震害监测与速报仪器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结构和斜坡地震动响应监测与速报仪。
背景技术
现有的记录大型结构物和斜坡的地震动响应情况的仪器主要有强震记录仪、烈度速报仪。强震记录仪由于通道数少、价格高,主要用于官方负责的地震台网里。如用于的结构或斜坡的多点地震动响应监测,则需要多台强震仪,导致成本过高。因此,强震仪难以在大型结构物和斜坡中普及。烈度速报仪由于价格较低、可被大量用于地震烈度速报,但是由于其功能过于单一,使其存在以下几个缺点:(1)基本没有数据存储功能或只能存储少量的数据;(2)每台仪器只可监测一个位置的地震动响应,多台之间的时间同步能力差。因此,结合大型结构物和斜坡的地震动响应监测的实际需求开发一种多通道、较低成本、可速报的专用地震监测和速报仪是很有意义的。
发明内容
现有技术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为弥补现有技术不足,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结构和斜坡地震动响应监测与速报仪。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结构和斜坡地震动响应监测与速报仪,仪器主要结构包括MEMS高精度的力平衡加速度计、数据采集模块、低功耗ARM9主板、7尺寸LCD触摸显示模块、短信发送模块、数据远程传输模块、供电模块、数据采集和处理软件组成;MEMS高精度的力平衡加速度计用于感应到布置位置的横向、纵向、竖向振动加速度;数据采集模块的作用是把MEMS高精度的力平衡加速度计的输出信号转换为数字量,同时依据UDP协议把数据传输到ARM9主板上;ARM9主板安装了WINCE6.0嵌入式系统,用于控制其它模块的正常工作;7尺寸LCD触摸显示模块用于显示波形和输入各种命令;数据采集和处理软件用于控制采集模块工作、处理数据、保存分析结果、显示分析结果等;其数据采集模块包括信号调理模块、模拟信号转数字信号模块、第一控制模块、数据缓冲模块、第二控制模块和数据上传模块。
作为本发明的优化技术方案:所述信号调理模块以AD8253ARMZ芯片为核心,配套外围电容、电阻构成;模拟信号转数字信号模块以AD7606芯片为核心,配套外围电容、电阻构成;所述控制模块由一块LPC2378FBD144、EPM7128AETI100-7芯片配套外围电容、电阻构成;所述数据缓冲模块由CY7C1019DV33芯片,配套外围电容、电阻构成;所述数据传输模块由DP83848I以太网PHY芯片,配套外围电容、电阻构成;数据处理和控制模块采用SCTGT8044可编程TPAC,此TPAC以ARM9为核心、自带WINCE6.0系统、带有7尺寸触摸显示屏、支持LABVIEW嵌入式编程;数据采集和处理软件采用LABVIEW嵌入式编程的方式实现,程序编写好后,直接烧录到数据处理和控制模块里,软件采用三个线程来实现。地震短信报警模块采用W3100SM-M短信发送/接收模块作为地震事件的短信速报器;电池模块采用100块656483型聚合物锂电芯并联、配套充放电器组成;数据远程上传模块采用USR-TCP232-401串口转网口服务器模块来实现地震数据的远程传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结构和斜坡地震动响应监测与速报仪,它能同时监测结构或斜坡的多个位置的地震动响应,降低了结构或斜坡的地震动响应监测成本;所设计的MEMS力平衡加速度计体积小,成本低、容易埋入结构里;此外它可在地震发生后30秒钟内不仅分析出结构的地震动响应程度、放大系数、震后危险系数,同时通过短信速报分析结果;整体有利于普及楼房、桥梁等大型结构物或山体断裂带附近斜坡的地震动响应监测,为快速评估震区建筑物的震害和斜坡的滑坡趋势提供重要的实测数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仪器结构框图;
图2为本发明的数据采集模块结构框图;
图3为本发明的数据采集和处理软件模块的工作流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成都理工大学,未经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成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939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震资料的偏移成像处理方法
- 下一篇:轮轨移动垂直力连续测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