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土体改良的施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593427.7 | 申请日: | 2014-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809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发明(设计)人: | 严国仙;戴南;秦雨春;顾国平;张剑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政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12 | 分类号: | E02D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92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改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土体改良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城市规模的扩张,地铁、越江隧道、污水管道等各种市政工程的建设也越来越多。为了避免直接影响周边的建(构)筑物、密集的地下管线以及繁忙的地面交通等,一般采用暗挖法施工。
暗挖法施工过程包括土方开挖和顶管顶进,顶管顶进在土方开挖之后进行,顶管顶进施工作业时掌子面土体的自立性非常关键,因此在进行顶管顶进施工之前,一般需要对进出洞口处的土体进行土体加固,待土体加固之后,通过掘进机将矩形顶管顶进土层中,开始进入顶管顶进施工作业阶段。在顶管顶进施工作业过程中,掘进机的土仓内外需要保持土压平衡,一旦土仓内外建立的土压平衡被打破,会引起许多施工问题,例如可能引起地面的沉降,严重的甚至造成前方土体坍塌,进而影响周边环境、建(构)筑物和管线。
然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发现,由于非粘性土层的土粒之间的粘结力很弱或无粘结,在非粘性土层进行顶管顶进施工作业时土压力平衡难以建立,例如,砂层、砂砾石、软石层等,在这些土层中进行顶管顶进施工作业时均发现掘进机的土仓内外无法建立土压力平衡,出土非常不均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土体改良施工方法,以解决现有的顶管顶进施工过程中由于土层的粘结性差导致土压力平衡难以建立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土体改良施工方法,所述土体改良施工方法包括:
对所需改良的土体进行土样采集;
使用粘土、膨润土、聚丙稀酰胺和清水对所述土样进行土体改良试验,以确定改良浆液的配比;
制备所述改良浆液;
在施工过程中注入所述改良浆液以改良土体。
可选的,在所述的土体改良的施工方法中,所述改良浆液中粘土、膨润土、聚丙稀酰胺和清水按照质量比380:180:1:820进行混合。
可选的,在所述的土体改良的施工方法中,所述聚丙稀酰胺为阴离子聚丙稀酰胺、非离子聚丙稀酰胺或阳离子聚丙稀酰胺。
可选的,在所述的土体改良的施工方法中,所述改良浆液的比重在1.28g/cm3到1.3g/cm3之间。
可选的,在所述的土体改良的施工方法中,在施工过程中注入所述改良浆液以改良土体之前,在制备改良浆液之后,还包括:检测所述改良浆液的成分、含量和比重。
可选的,在所述的土体改良的施工方法中,所述土体改良的施工方法适用于顶管顶进施工作业,所述顶管顶进施工作业采用的掘进机的头部设置有刀盘面板,所述刀盘面板上具有多个注浆孔,所述改良浆液通过所述多个注浆孔注入所述刀盘面板前的掌子面土体中,并对所述掌子面土体进行改良。
可选的,在所述的土体改良的施工方法中,所述掌子面土体为砂层、砂砾石或软石层。
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土体改良的施工方法中,利用改良浆液对掌子面土体进行改良,从而控制土压力的稳定,使得掘进机在砂层、砂砾石层、软石层等非粘性土层中也能建立土压力平衡,确保顶管顶进施工作业顺利进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土体改良的施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提出的土体改良的施工方法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 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
请参考图1,其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土体改良的施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土体改良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对所需改良的土体进行土样采集;
S11:使用粘土、膨润土、聚丙稀酰胺和清水对所述土样进行土体改良试验,以确定改良浆液的配比;
S12:制备所述改良浆液;
S13:在施工过程中注入所述改良浆液以改良土体。
具体的,首先,对所需改良土的体进行土样采集。其中,所需改良的土体为非粘性土层,例如砂层、砂砾石、软石层等粘结性差的土层。
接着,使用粘土、膨润土、聚丙稀酰胺和清水对所述土样进行改良试验。在试验过程中,将粘土、膨润土、聚丙稀酰胺和清水按照不同比例混合而成的改良浆液加入到所述土样中进行调配,观察调配结果。若土样在调配后没有出现离析现象,则认为该混合比例是可选的配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政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政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934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硬质护坡生态软化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交错布置隔块结构的生态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