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仿直拳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410590233.1 | 申请日: | 2014-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585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王涛;赵雪虎;王德威;姚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涛 |
主分类号: | A63B69/34 | 分类号: | A63B69/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2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仿直拳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体育训练器材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仿直拳装置。
背景技术
直拳是武术、散打、拳击等体育项目中的常见进击动作,针对直拳做出躲避和反击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技术,但是现有技术缺乏用于训练这种技术的设备。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缺乏用于训练针对直拳的攻防动作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仿直拳装置,可以逼真的模拟现实中的直拳动作。
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仿直拳装置包括直拳前杆、直拳中杆、伸缩装置和弹簧;所述的弹簧的数量为2个;所述的伸缩装置包括方板、外壳、连杆组、滑轨A、滑杆、一号滑块、二号滑块、滑轨B和电磁铁;所述的方板是长方体实心结构;所述的外壳是前端开口的长方体空心结构;方板和外壳的前后平面相互平行设置;所述的一号滑块、二号滑块和电磁铁的数量均为2个;所述的滑杆的数量为4个;所述的方板后表面固定安装有滑轨A,所述的2个一号滑块滑动连接在滑轨A上;所述的外壳开口处固定安装有滑轨B,所述的2个二号滑块滑动连接在滑轨B上;所述的连杆组由N对X形连杆相互铰接而成,结构可伸缩,X形连杆一端的2个端头铰接在2个一号滑块上,另一端的2个端头铰接在2个二号滑块上;所述的外壳前表面在滑轨B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各2个通孔,所述的四个滑杆分2对对称穿过外壳上的对称设置的各2个通孔后固定连接在方板的后表面上;所述的2个电磁铁在外壳的内部分别固定安装在2个二号滑块上;所述的直拳中杆的一端通过其中一个弹簧与直拳前杆相连接,另一端通过另外一个弹簧与伸缩装置的方板前表面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直拳前杆和直拳中杆的外表面均包裹有缓冲层;所述的弹簧长度为20厘米;所述的直拳前杆长度为40厘米;所述的直拳中杆长度为27厘米;所述的直拳前杆和直拳中杆直径为10厘米。
有益效果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一种仿直拳装置,伸缩装置的原理为:2个电磁铁相互吸引,使连杆组伸长,推动方板向前运动,从而使直拳中杆和直拳前杆向前运动并攻击使用者,随后,2个电磁铁相互排斥,使连杆组缩短,拉动方板向后运动,从而使直拳中杆和直拳前杆向后收回,使得伸缩装置比采用齿轮齿条机构使用寿命更长;比采用液压机构成本更低;比采用电动推杆机构伸缩速度更快且提供了更贴近于真实的进攻动作;
(2)本发明的一种仿直拳装置,包括直拳前杆、直拳中杆、伸缩装置和弹簧,直拳中杆的一端通过其中一个弹簧与直拳前杆相连接,另一端通过另外一个弹簧与伸缩装置的方板前表面相连接,使得仿直拳装置不仅更贴近于真实的直拳动作而且为使用者提供了拦截和击打的部分;
(3)本发明的一种仿直拳装置,所述的直拳前杆和直拳中杆的外表面均包裹有缓冲层;所述的弹簧长度为20厘米;所述的直拳前杆长度为40厘米;所述的直拳中杆长度为27厘米;所述的直拳前杆和直拳中杆直径为10厘米,仿直拳装置的尺寸更接近与人体手臂尺寸,使得仿直拳装置的进攻动作更贴近于真实的直拳动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仿直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仿直拳装置伸缩装置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种仿直拳装置伸缩装置图2方板后端和外壳内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1.伸缩装置;2.直拳前杆;3.直拳中杆;4.弹簧;11.方板;12.外壳;13.连杆组;14.滑轨A;15.滑杆;16.一号滑块;17.二号滑块;18.滑轨B;19.电磁铁。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内容,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涛,未经王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902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特高压流量控制器
- 下一篇:正方体车用快速救生漂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