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育苗或插花的可降解泡沫组合物及其制造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89945.1 | 申请日: | 2014-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8754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30 |
发明(设计)人: | 许洋;许传森;张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8G8/10 | 分类号: | C08G8/10;C08L61/10;C08L1/02;C08L3/02;C08L29/04;C08J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文君 |
地址: | 10009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育苗 插花 降解 泡沫 组合 及其 制造 方法 应用 | ||
1.一种用于育苗或插花的可降解泡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原料制成:摩尔比为1:(1.4-2.5)的苯酚和聚甲醛,用量为每摩尔苯酚用25ml的水,以及添加剂;所述添加剂为:加入量为苯酚质量10%-25%的尿素,加入量为苯酚质量6%-15%的纸浆板,加入量为苯酚质量6%-15%的淀粉,加入量为苯酚质量2%-15%的质量百分含量10%的聚乙稀醇溶液。
2.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育苗或插花的可降解泡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原料制成:摩尔比为1:2的苯酚和聚甲醛,用量为每摩尔苯酚用25ml的水,加入添加剂为加入量为苯酚质量16%的尿素,加入量为苯酚质量10%的纸浆板,加入量为苯酚质量9%的淀粉,加入量为苯酚质量10%的质量百分含量10%的聚乙稀醇溶液。
3.制备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育苗或插花的可降解泡沫组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A微波辐射下制备改性热固酚醛树脂
在碱性条件下,使苯酚和聚甲醛在微波辐射下进行加成聚合反应后,加入添加剂搅匀,得到改性热固酚醛树脂;
B用于育苗或插花的可降解泡沫组合物
将所得改性热固酚醛树脂发泡制备成用于育苗或插花的可降解泡沫组合物。
4.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微波辐射下制备改性热固酚醛树脂,具体步骤如下:
A1第一轮反应:pH值8-9的条件下,将45-50℃熔融的全部苯酚原料和占原料总量1/3的聚甲醛粉末混合,加入水,260转/分钟搅拌,微波功率600瓦进行加成聚合反应,反应温度达到60℃时恒温12min,得到第一轮反应产物;
A2第二轮反应:将占原料总量1/3的聚甲醛粉末加入第一轮反应产物中,260转/分钟搅拌,微波功率600瓦进行加成聚合反应,反应温度达到为85℃时恒温12min,反应物颜色由无色变浅红,得到第二轮反应产物;
A3第三轮反应:将剩余的聚甲醛粉末加入第二轮反应产物中,260转/分钟搅拌,微波功率300瓦进行加成聚合反应,反应温度达到95℃时恒温12min,得到第三轮反应产物;
A4得到改性热固酚醛树脂:在得到的第三轮反应产物中加入添加剂,再次升温至95℃时调pH值为6-7,搅拌4分钟后降温至室温,得到制备的改性热固酚醛树脂。
5.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用于育苗或插花的可降解泡沫组合物,具体步骤如下:
室温搅拌改性热固酚醛树脂,依次加入泡沫稳定剂、湿润剂、发泡剂,充分混合后加入固化剂,搅匀倒入60℃的模具里,盖严发泡,固化、脱模后即得一定形状的用于育苗或插花的可降解泡沫产品,构成该产品的组合物材料为用于育苗或插花的可降解泡沫组合物。
6.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入泡沫稳定剂、湿润剂,为按重量份每100份的热固酚醛树脂加入2-8份的吐温80作为泡沫稳定剂、3-8份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2-14份的甘油作为湿润剂;优选为按重量份每100份的改性热固酚醛树脂加入4份的吐温80作为泡沫稳定剂、5份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5份的甘油作为湿润剂。
7.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剂为质量比为1:1的对甲苯磺酸和磷酸复配而成的固化剂,加入量为按重量份每100份的热固酚醛树脂加入8-20份,优选加入12份固化剂。
8.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剂为石油醚,当按重量份每100份的热固酚醛树脂加入12-20份的发泡剂时得到用于育苗的可降解泡沫组合物,当按重量份每100份的热固酚醛树脂加入7-11份的发泡剂时得到用于插花的可降解泡沫组合物。
9.权利要求1或2所述用于育苗或插花的可降解泡沫组合物的应用在育苗或插花上的应用。
10.权利要求9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具体应用方法为:
1)按照育苗的需要,将用于育苗的可降解泡沫组合物加工成各种规格的单体、联体泡沫育苗容器使用。
2)按照插花保鲜的需要,将用于插花的可降解泡沫组合物加工成各种规格的花泥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未经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8994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