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化工厂污水池除污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85389.0 | 申请日: | 2014-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750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赵华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欣欣向荣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9/09 | 分类号: | B01D29/09;B01D29/94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黄书凯 |
地址: | 401221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化工厂 污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厂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化工厂污水池除污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化工厂废水中,很多都是富含有氮、磷、无机盐等物质,现有的处理方法是通过添加化学物品进行中和,因此有时会遇到化工厂违反法律法规私自排行未经处理的废水,这些废水进入公共水源后会造成富营养化的后果,同时,长时间在污水池会存在固态垃圾物。现有技术的污水池清渣装置,一般就是采用先放干池内的污水,再用泵或人工对污水池底的固态垃圾物进行清除,也可以在污水池底简单连接管道阀门进行排放。采用这样的污水池清渣技术当然可以正常使用,但采用先放干池内的污水再清渣的办法效率低。为了连续清渣人们采用在污水池底简单连接管道阀门进行排放,但管径小时空气泡容易堵在管道内影响排放的通畅性,管径大时则排渣时会同时排走大量的水体,使用效果还不够理想,等到污水池沉积垃圾物造成恶臭的发生后,会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污染环境。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便除污、防止污染环境的化工厂污水池除污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化工厂污水池除污装置,包括污水池,在污水池的顶部设置有污水入口,底部设置排水口,在所述污水入口正下方的污水池内设置有传送带,传送带与污水池内壁留有空隙,传送带连接转轴,转轴固定在污水池内壁上,在传送带上设置有过滤孔;在传送带的正下方设置储水箱,在污水池的下部一侧设置垃圾排出口。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化工厂污水池除污装置具有如下优点:通过在污水入口正下方的污水池内设置的设有过滤孔的传送带,固态垃圾可以被过滤后,通过转轴带动传送带,将固体垃圾传送,固态垃圾落入污水池与传送带之间的空隙,最后通过垃圾排出口排出,经过滤的污水可直接落入正下方的储水箱,通过将固态垃圾与过滤的污水分开,除污方便,避免了需放干池内污水再清渣的麻烦,提高了清渣效率;同时也防止固体垃圾长期与污水沉积导致恶臭的情形,避免污染环境。
作为优选方案,为了方便污水排出,所述排水口连接排水管,排水管一端连接吸污泵。
作为优选方案,为了方便固态垃圾的清理,所述储水箱与污水池之间的设有垃圾储存区。
作为优选方案,考虑到污水长期侵蚀污水池,为了有效防止污水腐蚀污水池,所述污水池内壁设置防腐蚀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化工厂污水池除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污水入口,2-污水池,3-防腐蚀层,4-垃圾排出口,5-吸污泵,6-排水管,7-垃圾储存区,8-储水箱,9-转轴,10-传送带,11-固态垃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化工厂污水池除污装置,包括污水池2,在污水池2的顶部设置有污水入口1,底部设置排水口,在所述污水入口1正下方的污水池2内设置有传送带10,传送带10与污水池2内壁留有空隙,传送带10连接转轴9,转轴9固定在污水池2内壁上,在传送带10上设置有过滤孔;在传送带10的正下方设置储水箱8,在污水池2的下部一侧设置垃圾排出口4,排水口连接排水管6,排水管6一端连接吸污泵5,储水箱8与污水池2之间的设有垃圾储存区7,污水池2内壁设置防腐蚀层3,从污水入口1排出的污水中的固态垃圾11经过传送带10的过滤后,传送带将垃圾输送到垃圾储存区7,最后经垃圾排出口4排出,过滤后的污水落入储水箱8,最后通过排水管6,经吸污泵5吸排出水。
固态垃圾被过滤后,通过转轴9带动传送带10,将固体垃圾传送,固态垃圾11落入污水池2与传送带10之间的空隙,最后通过垃圾排出口4排出,经过滤的污水可直接落入正下方的储水箱8,通过将固态垃圾11与过滤的污水分开,除污方便,避免了需放干池内污水再清渣的麻烦,提高了清渣效率;同时也防止固体垃圾长期与污水沉积导致恶臭的情形,避免污染环境。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欣欣向荣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欣欣向荣精细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853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