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丙烯酸酯的合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85340.5 | 申请日: | 2014-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2240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方向晨;孙潇磊;张志智;尹泽群;刘全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7C67/00 | 分类号: | C07C67/00;C07C67/11;C07C69/5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丙烯酸酯 优选 甲基化试剂 直接合成 乙烯 合成 反应压力 气体流速 原料乙烯 摩尔比 配合物 溶剂 二氧化碳 收率 乙腈 催化剂 金属 | ||
1.一种丙烯酸酯的合成方法,以CO2和乙烯为原料、乙腈为溶剂、金属Ru配合物为催化剂,在甲基化试剂的作用下直接合成出丙烯酸酯,原料乙烯与二氧化碳摩尔比为1:1~1:5,气体流速为5~30ml/min,反应温度为-10~50℃,反应压力为0.01~0.5MPa;金属Ru配合物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如下:无水无氧条件下将RuCl3、配体、还原剂和溶剂混合,并在-10~30℃下搅拌30~300min制得金属Ru配合物催化剂;所使用的配体为1,3-双(二苯基膦)丙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原料乙烯与二氧化碳摩尔比为1:2~1:4,气体流速为10~25ml/min;反应温度为-5~40℃;反应压力为0.05~0.4MPa。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甲基化试剂为碘甲烷或碘乙烷,加入量以金属Ru配合物催化剂的质量计,为金属Ru配合物催化剂质量的1~13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甲基化试剂为碘甲烷,加入量为金属Ru配合物催化剂质量的3~10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金属Ru配合物催化剂和乙腈的加入量之比为2~8g: 10~200ml。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加入适量离子液体与乙腈混合后代替乙腈作为溶剂,离子液体和乙腈的加入量之比为5~25g: 10~200ml。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离子液体为[emim]BF4、[bmim]OH、[NH2p-mim]BF4或[bmim]Al2Cl7中的一种,离子液体和乙腈的加入量之比为8~22g:30~180ml。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加入适量的无水碳酸钠作为助催化剂,无水碳酸钠的加入量和金属Ru配合物催化剂的质量比为5~2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乙腈溶剂和甲基化试剂在使用前进行除水除氧处理,除水过程中所使用的试剂为KOH、NaOH、无水Na2CO3、P2O5或无水Na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除氧过程在蒸馏瓶中进行,所需试剂为Na或二苯甲酮中的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5~20℃下搅拌制得金属Ru配合物催化剂。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配体与RuCl3的摩尔比为0.5:1~5:1,所述的还原剂与RuCl3的摩尔比为0.5~8,所述的溶剂与RuCl3的体积摩尔比为10~180ml:0.001~0.01mol。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配体与RuCl3的摩尔比为1:1~4:1,所述的还原剂与RuCl3的摩尔比为1~7,所述的溶剂与RuCl3的体积摩尔比为20~160ml:0.002~0.009mol。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金属Ru配合物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的溶剂为苯、甲苯、四氢呋喃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还原剂为金属钠或钠汞齐中的一种。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溶剂为四氢呋喃,所述的还原剂为钠汞齐。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金属Ru配合物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的溶剂在使用前进行除水除氧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8534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