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使用水性印刷油墨的新型版材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85138.2 | 申请日: | 2014-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258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发明(设计)人: | 周海华;宋延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41N1/14 | 分类号: | B41N1/14;C09D11/108;C09D11/106;C09D1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张水俤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使用 水性 印刷 油墨 新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印刷版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使用水性印刷油墨进行印刷的新型版材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目前胶印及丝印两种主要印刷方式所使用的印刷油墨主要是油性油墨,此类油墨在生产时须使用有毒有害溶剂,致使每年VOC直接排放数十万吨,造成环境的较大污染。由于环保的要求和石油原材料的紧张,使得水性印刷油墨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和发展。目前我国的水性油墨主要用于柔印和凹印,而在胶印和丝印中的使用需要对版材进行相应的研究开发。
目前胶印和丝印的印版制作是感光成像的思路,其印版亲油区由感光聚合物组合而成,该聚合物具有一定的亲水性,所以使用水性油墨印刷时亲油区与亲水区的反差不符合使用水性印刷油墨的要求。如果使用水性油墨进行印刷,需要版材表面亲油区与亲水区的反差(水接触角的差值)≥50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研发一种使用水性印刷油墨的新型版材,该版材避免了使用溶剂型印刷油墨造成的污染,使得胶印或丝印的印刷过程实现绿色化、环保化。
一种使用水性印刷油墨的新型版材,该版材由亲油区(斥水区)和亲水区组成,印刷过程中使用水性印刷油墨时亲油区与亲水区的水接触角相差≥50度;所述的亲油区包括含卤素或含苯环的聚烯烃类聚合物,所述的亲水区为具有纳微米结构的保水区。
上述版材的制备方法为:将包括含卤素或含苯环的聚烯烃类聚合物的制版墨水通过喷墨打印或丝网制版的方式在具有纳微米结构保水层的版基表面制版,干燥后即得使用水性印刷油墨的新型版材。
所述的包括含卤素或含苯环的聚烯烃类聚合物的制版墨水的具体组成为:以质量百分比计,含卤素或含苯环的聚烯烃类聚合物0.1-30wt%,优选1-15wt%;消泡剂0-5wt%,优选0.01-2wt%;抗氧化剂0-2wt%,优选0.01-1wt%;增稠剂0-5wt%,优选0.01-1wt%;染料或颜料0-2wt%,优选0.01-1wt%;余量为有机溶剂。
所述的含卤素的聚烯烃类聚合物为由含卤素的烯烃单体聚合得到的均聚物、或由包括含卤素的烯烃单体聚合得到的共聚物;所述的含卤素的烯烃单体的碳原子数≤18;所述的含卤素的聚烯烃类聚合物的分子量范围为500-100000。
所述的由含卤素的烯烃单体聚合得到的均聚物选自聚氯乙烯、聚偏氯乙烯、聚氟乙烯、聚偏氟乙烯;所述的由包括含卤素的烯烃单体聚合得到的共聚物选自硅氧烷氯乙烯共聚物、乙烯氯乙烯共聚物;所述的硅氧烷氯乙烯共聚物中硅氧烷与氯乙烯的物质的量的比例为(1:10)-(10:1);乙烯氯乙烯共聚物中乙烯与氯乙烯的物质的量的比例为(1:10)-(10:1)。
所述的含苯环的聚烯烃类聚合物为由含苯环的烯烃单体聚合得到的均聚物、或由包括含苯环的烯烃单体聚合得到的共聚物;所述的含苯环的烯烃单体的碳原子数≤13;所述的含苯环的聚烯烃类聚合物的分子量范围为500-100000。
所述的由含苯环的烯烃单体聚合得到的均聚物选自聚苯乙烯、聚苯丙烯;所述的由包括含苯环的烯烃单体聚合得到的共聚物选自苯乙烯异丁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所述的苯乙烯异丁烯共聚物中苯乙烯与异丁烯的物质的量的比例为(2:1)-(10:1);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中苯乙烯与丙烯酸酯的物质的量的比例为(2:1)-(10:1)。
所述的纳微米结构保水层为经阳极氧化处理形成的砂目层、或直接涂布亲水性纳米涂层形成的保水层。
所述的消泡剂为有机硅氧烷、聚醚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抗氧化剂为丁基羟基茴香醚、二丁基羟基甲苯、没食子酸丙酯、特丁基对苯二酚、抗坏血酸、抗坏血酸棕榈酸酯、异抗坏血酸和异抗坏血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增稠剂为海藻酸钠、黄原胶、卡拉胶、酪蛋白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颜料或染料的粒径范围为10-1000nm。
所述的染料选自酸性染料、活性染料或碱性染料;所述的酸性染料为染料酸性蓝9、染料酸性蓝9SF、染料酸性黄23SF;所述的活性染料为黑色染料SP系列或活性黑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碱性染料为蓝色染料中的碱性艳兰、维多利亚兰。
所述的有机溶剂选自四氢呋喃、甲苯、二甲苯、二甲基甲酰胺、二乙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二乙基乙酰胺、环己酮、氯仿、四氯化碳中的一种或几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851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