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测定土壤中有机质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85076.5 | 申请日: | 2014-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304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发明(设计)人: | 刘达文;李修强;凌云;王海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白云化工环境监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79 | 分类号: | G01N21/79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顾进 |
地址: | 210047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测定 土壤 有机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定土壤中有机质的方法,属于环境监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土壤有机质既是植物矿质营养和有机营养的源泉(本身含有氮、磷、钾、钙、镁、有机碳、硫和其他微量元素,以及各种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又是土壤中异养型微生物的能源物质,同时也是形成土壤结构的重要因素。因此,土壤有机质就直接影响着土壤的耐肥性、保墒性、缓冲性、耕性,通气状况和土壤温度等,因此土壤有机质是鉴别土壤肥力的重要标志。
土壤有机质按其分解程度不同分为三类:第一类为粗有机质,包括分解很少但仍保持原形态特征的植物残体;第二类为半分解有机质,包括正在分解中的植物残体(如纤维素等),以及微生物生命活动的各种产物;第三类为腐殖质,主要指与原来有机质性质发生较大变化,复合成为特殊性质的有机物质。我国由此向西北,土壤有机质含量亦逐渐减少。大量的研究资料表明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土壤全氮含量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其比值的高低放映有机质在矿化过程中所释放出有效氮量的多少,其比值越小,释放出的有效氮量就越多。土壤有机质的测定是土壤施肥参考的重要标志,因此测定土壤中的有机质的含量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测定土壤中有机质的方法,便于了解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可作为施肥的参考,以便指导施肥达到增产效果。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测定土壤中有机质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采样并进行样品处理;
(2)制备标准工作溶液,备用;
(3)将步骤(1)处理后的样品取0.5-1克移到试管中,加入重铬酸钾标准液5ml,再加入浓硫酸5ml,摇匀,并在试管口放置一个冷凝漏斗,加热到180-200℃,保温5-8分钟;
(4)冷却后用蒸馏水冲洗漏斗和试管内壁,洗入液的总体积应控制在50ml以内,然后加入邻啡罗林指示剂3滴,用步骤(2)制备的标准工作溶液进行滴定。
所述的测定土壤中有机质的方法,步骤(1)中所述的采样是采用分块随机采样的方法。
所述的测定土壤中有机质的方法,步骤(1)中所述的样品处理包括对土壤进行不高于40℃的低温干燥后再粉碎到粒度不大于100目的过程。
所述的测定土壤中有机质的方法,步骤(2)中所述的制备标准工作溶液是指制备0.1mol/L FeSO4的过程。
所述的测定土壤中有机质的方法,步骤(3)中所述的重铬酸钾标准液的制备方法是:取重铬酸钾8g,溶解后定容至100mL。
所述的测定土壤中有机质的方法,步骤(3)中所述的浓硫酸是采用质量百分浓度为98%的浓硫酸。
所述的测定土壤中有机质的方法,步骤(3)中所述的加热是采用油浴加热或者烤箱加热。
有益效果:
本发明对土壤中的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准确可靠,相对平均偏差小于5%,并且实验步骤简单,可作为施肥的参考,以便指导施肥达到增产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测定土壤中有机质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采用分块随机采样的方法采样并进行样品处理;
(2)制备制备0.1mol/L FeSO4的标准工作溶液,备用;
(3)将步骤(1)处理后的样品取0.5-1克移到试管中,加入重铬酸钾标准液5ml,再加入质量百分浓度为98%浓硫酸5ml,摇匀,并在试管口放置一个冷凝漏斗,加热到180-200℃,保温5-8分钟;
(4)冷却后用蒸馏水冲洗漏斗和试管内壁,洗入液的总体积应控制在50ml以内,然后加入邻啡罗林指示剂3滴,用步骤(2)制备的标准工作溶液进行滴定。
所述的测定土壤中有机质的方法,步骤(1)中所述的样品处理包括对土壤进行不高于40℃的低温干燥后再粉碎到粒度不大于100目的过程。
所述的测定土壤中有机质的方法,步骤(3)中所述的重铬酸钾标准液的制备方法是:取重铬酸钾8g,溶解后定容至100mL。
所述的测定土壤中有机质的方法,步骤(3)中所述的加热是采用油浴加热或者烤箱加热。以上仅是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本发明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发明的未尽事宜,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白云化工环境监测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白云化工环境监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8507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