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产低碳烯烃和芳烃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84930.6 | 申请日: | 2014-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223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清;黄龙;杜志国;刘同举;石莹;郭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7C4/04 | 分类号: | C07C4/04;C07C11/04;C07C11/06;C07C11/16;C07C15/04;C07C15/06;C07C15/08;C10G69/06;C10G2/00;C10G9/36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王崇;李婉婉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产 烯烃 芳烃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产低碳烯烃和芳烃的方法。
背景技术
低碳烯烃主要包括乙烯、丙烯、丁二烯,是最重要的基础有机化工原料。 乙烯可用于生产高压聚乙烯、低压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聚氯乙烯、 环氧乙烷、乙二醇、乙醇、苯乙烯、乙醛、醋酸、α-烯烃、聚乙烯醇、乙丙 橡胶等产品。丙烯可用于生产聚丙烯、丙烯腈、苯酚、丙酮、丁醇、辛醇、 异丙醇、丙烯酸及其脂类、环氧丙烷、环氧氯丙烷、丙纶等产品。丁二烯可 用于生产顺丁橡胶、丁苯橡胶、丁基橡胶、氯丁橡胶、聚丁二烯、SBS树脂、 ABS树脂等。以低碳烯烃为原料生产的产品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 个领域,可推动和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芳烃(BTX,主要包括苯、甲苯和二甲苯)是重要的石油化工原料,由 芳烃衍生的下游产品被广泛用于合成材料(塑料、纤维和橡胶)、有机原料 及各种中间体的制备。例如,苯被用于生产精细化工中间体和有机原料。甲 苯除用于歧化生产苯和二甲苯外,其化工利用主要是生产硝基甲苯、苯甲酸、 苯甲醛、甲酚等精细化工产品和中间体,此外还可作为廉价溶剂大量用于涂 料、粘合剂、油墨和农药等方面。二甲苯在化工方面的应用主要是生产对苯 二甲酸和苯酐,作为廉价低毒溶剂的消费量也很大,间二甲苯的消费量较少, 主要用于生产间苯二甲酸和间苯二甲腈。
目前,蒸汽裂解是生产低碳烯烃和芳烃的主要工艺,98%的乙烯、50% 以上的丙烯、92%以上的丁二烯、30%以上的芳烃均是由蒸汽裂解工艺生产 的。剩余的丙烯由炼油工艺(催化裂化工艺)、MTO(MTP)、丙烷脱氢工艺 生产;剩余的丁二烯主要由丁烯氧化脱氢方式生产;剩余的芳烃则主要由炼 油工艺中的催化重整法生产。蒸汽裂解工艺在生产乙烯的同时,能够副产丙 烯、丁烯、丁二烯、芳烃(苯、甲苯、二甲苯),成为石油化学工业基础原 料的主要来源。因此,乙烯工业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石油化工水平的标志。
蒸汽裂解工艺的原料主要来自油气资源,而我国油气资源少,原油依赖 进口,每年进口的原油为需求的一半以上。近年来,随着中东地区乙烯工业 的崛起和北美页岩气大规模的开发,中东和北美的乙烯工业以廉价的乙烷和 丙烷为主,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了原料廉价的优势,势必对我国乙烯和丙烯产 业造成巨大的冲击。我国煤炭资源丰富,通过煤和水发生水煤气反应生成一 氧化碳和氢气,一氧化碳和氢气通过不同的催化反应能够生成甲醇、醋酸、 汽油、柴油、液化石油气(简称LPG)、石脑油、天热气、蜡等,尤其我国 以煤化工为主的甲醇制烯烃(MTO)和甲醇制丙烯(MTP)工业的蓬勃发展 加剧了丙烯产业的竞争,以煤间接制油技术(费托合成技术)在我国中科院 山西煤化所和南非沙索等公司得到了工业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而 以轻烃或煤炭为主要资源生产低碳烯烃的产物主要以乙烯或丙烯为主,而不 产丁二烯和芳烃。目前国内对低碳烯烃的需要巨大,如何克服在采用蒸汽裂 解制备低碳烯烃的工艺中油气资源紧缺的缺陷并利用丰富的煤炭资源生产 低碳烯烃和芳烃是我国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采用现有的蒸汽裂解工艺制备低碳烯烃和芳 烃时需要以油气资源为裂解原料、资源匮乏的缺陷,而提供了一种不以油气 资源为起始原料且能够获得较高的收率的生产低碳烯烃和芳烃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产低碳烯烃和芳烃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费托合成反应的油相产物进行加氢脱氧反应,使得所述油相产 物中的有机含氧化合物基本转变为烃,然后从所述加氢脱氧反应的产物中分 离出石脑油和/或柴油;
(2)将所述石脑油和/或柴油进行蒸汽裂解反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849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蒸汽裂解方法
- 下一篇:以含氧化合物为原料生产芳烃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