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班用枪族刺刀开刃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84211.4 | 申请日: | 2014-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005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发明(设计)人: | 刘伟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建设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3/00 | 分类号: | B24B3/00;B24B4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王玉芝 |
地址: | 400054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班用枪族 刺刀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班用枪族刺刀,特别涉及一种5.8mm班用枪族刺刀开刃夹具。
背景技术
5.8mm班用枪族刺刀具有砍、切等功能,要求刺刀的刃口锋利,宽窄一致、轮廓线线形规则、清晰。现有技术中,5.8mm班用枪族刺刀采用手工抛光粗磨刃口、手工用油石精磨刃口的工艺进行开刃。使用该传统工艺的主要问题有:
a、由手工拿持工件,无固定的定位基准,根据经验掌握抛光力度大小和运动轨迹,抛光时去除材料的多少不一致,由此造成两边刃口的宽窄不一致、刃口轮廓线线形不规则。
b、由人工采用油石手工精磨刃口,工作量大、效率低,会进一步造成轮廓线线形不规则且模糊不清,刃口不够锋利。
c、由于手工拿持工件直接接触高速旋转抛光轮,存在安全隐患。
d、由于用油石手工精磨刃口,易划伤手指,存在安全隐患。
e、由于采用手工开刃,导致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班用枪族刺刀开刃夹具,代替手工拿持开刃,提高刺刀开刃的安全性,确保开刃质量,提高工作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班用枪族刺刀开刃夹具包括基座、固定平台、转动平台、刺刀定位块和刺刀压紧块,所述固定平台固定安装在所述基座上;所述转动平台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固定平台上;两个所述刺刀定位块对称安装在所述转动平台上,两个所述压紧块分别与两个所述刺刀定位块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压紧块可将待开刃的刺刀分别压紧固定在两个所述刺刀定位块上。
优选地,所述转动平台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固定平台上设有与所述限位槽对应的限位销,所述限位销置于所述限位槽中,所述限位槽呈半圆弧状。
优选地,所述转动平台上设有手柄。
采用本发明的班用枪族刺刀开刃夹具,具有如下优点:
a、夹具代替手工夹持工件,定位基准一致,磨削量相同,两边刃口的宽窄一致,提高了加工质量;
b、夹具的转动平台转动的运动轨迹代替手工掌握运动轨迹,刃口轮廓线线性规则且清晰;
c、由于代替了手工抛光粗磨刃口,消除了安全隐患;
d、由于代替了用油石手工精磨刃口,生产效率得到极大提高,刃口锋利性得到保证,消除了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班用枪族刺刀开刃夹具夹持刺刀进行开刃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刺刀定位块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图5为图1中刺刀压紧块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6,本发明的班用枪族刺刀开刃夹具包括基座1、固定平台2、转动平台3、刺刀定位块4和刺刀压紧块5,所述固定平台2固定安装在所述基座1上,所述转动平台3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固定平台2上,两个所述刺刀定位块4对称安装在所述转动平台3上,两个所述压紧块5分别与两个所述刺刀定位块4固定连接,可将待开刃的刺刀10分别压紧固定在两个所述刺刀定位块4上。
所述基座1用于连接磨床,将本发明的班用枪族刺刀开刃夹具安装到磨床上。固定平台2用于连接转动平台3和基座1,并且安装转动平台3转动所需的转动轴。所述压紧块与所述刺刀定位块的固定连接可以是通过若干个螺栓固定。
待开刃的刺刀10可通过刺刀定位块4和刺刀压紧块5夹持住,然后通过高速旋转的砂轮100进行磨削开刃,如图1和2所示。刺刀定位块4可以对待开刃的刺刀10进行定位,使每次安装基准一致。通过关于转动平台3转动中心对称的两个刺刀定位块4和两个压紧块5,可以将待开刃的刺刀10分别夹持在转动平台3两边,转动平台的转动可使刺刀转到砂轮100的位置来磨削刺刀10的两面。
为限制转动平台3的转动角度,所述转动平台3上开设有限位槽31,所述固定平台2上设有与限位槽31对应的限位销21,所述限位销21置于所述限位槽31中,所述限位槽31呈半圆弧状,这样可以控制转动平台3的转动角度在180°。
为方便控制转动平台3的转动,所述转动平台3上设有手柄3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建设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建设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8421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