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满纱管自动补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84077.8 | 申请日: | 2014-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285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发明(设计)人: | 刘许红;庄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宏源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9/02 | 分类号: | D01H9/0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徐莹 |
地址: | 21410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满纱管 自动 补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粗纱机。
背景技术
一个完整的粗细联输送系统必须要有一个便捷、可靠的补偿装置,随着人工成本和土地成本问题的日益严峻,原有的手动进行空满纱管补偿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纺织产业升级的要求。人工空满纱管补偿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1)人工进行空满纱管补偿时,外置式自落粗纱机需要停机等待,待人工空满纱管补偿完成后,才可进行纺纱,因此生产效率低,严重影响生产产量;
2)人工进行空满纱管补偿,劳动强度大,挡车工既要往取满纱挂满纱,还要取空管放空管,劳动强度大,容易造成挡车工产生腰肌劳损现象;
3)人工置换空管挂满纱管过程中难免会接触到粗纱表面,导致人为纱疵、毛羽质量等缺陷,影响纺纱质量;
4)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的上升,纺织企业最大程度的减少万锭用工量,向无人化工厂迈进的显得异常紧迫;
5)内置式自动落纱粗纱机上的空满纱管补偿装置,工作行形程大,单次补偿时间长,控制系统复杂,故障率高,装置成本高等缺点。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化、生产效率高的空满纱管自动补偿装置。
技术方案:一种空满纱管自动补偿装置,包括水平导杆、固定在水平导杆中部的竖直滑座、分布在竖直滑座两边并沿水平导杆滑动的两个水平滑座、伸缩动力源、竖直滑座沿其滑动的竖直导杆、升降动力源、上摆座、下摆座和旋转动力源,所述两个水平滑座上皆设有管筒托架,固定在所述竖直滑座上的伸缩动力源与水平滑座连接并驱动其左右滑动,所述升降动力源上端与上摆座固定,下端连接所述竖直滑座并驱动其上下滑动,而上、下摆座固定在所述竖直导杆的上下端并为一体结构,旋转动力源驱动上摆座与下摆座带动竖直导杆绕中心纵轴线旋转。
优选的,所述水平导杆和所述竖直导杆皆至少两根,以提高运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进一步,还包括通过轴承对应支承上摆座和下摆座的上支承座和下支承座。
进一步,所述水平滑座和水平导杆之间以及所述竖直滑座与竖直导杆之间皆设有滑套,以便其在水平导杆和竖直导杆上灵活顺畅运动,不会卡住。
进一步,所述下摆座上与所述竖直滑座的接触面设有缓冲件,如弹簧或柔性垫块,用以减少竖直滑座下降时两者相互接触产生的冲击。
有益效果:1、本发明可通过水平滑座的水平往复移动、竖直滑座的上下往复运动以及水平滑座绕中心纵轴线的旋转,实现粗纱满纱和空管的自动置换,稳定可靠,过程中无需停车,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解决了粗纱工序到细纱工序输送过程中的技术难题,进一步提高设备的自动化和集成化;2、本发明完全替代了人工操作,降低挡车工的劳动强度,同时减少人为的干预,避免人为纱疵、毛羽等质量缺陷的产生,提高纱线的质量;3、动力源的行程可调,有利于根据使用需要调节纱库和轨道的高度,与内置式自落补偿装置相比,具有工作行程短,补偿时间短,控制简洁和成本低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装置的侧视图;
图2为本发明装置的俯视图;
图3~10为本发明装置动作过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
实施例:如图1、2所示,一种空满纱管自动补偿装置,包括水平导杆2、水平滑座3、伸缩动力源4、竖直滑座5、下摆座7、下支承座8、竖直导杆9、升降动力源11、上摆座12、上支承座13和旋转动力源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宏源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宏源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8407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薯片的制作工艺
- 下一篇:超声激光中频电雾化治疗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