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拉曼气体分析仪中气体浓度信号的处理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583555.3 | 申请日: | 2014-10-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6701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 发明(设计)人: | 熊友辉;刘志强;聂晓楠;江坤;田蕾;石平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四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21/65 | 分类号: | G01N21/65 |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42222 | 代理人: | 鲁力 |
| 地址: | 430205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体 分析 浓度 信号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号处理方法,特别是一种拉曼气体分析仪中气体浓度信号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在激光拉曼气体分析仪中,为了保证测量的精度,可以对所测量的气体浓度信号进行处理,处理的方法为叠加方法放大气体浓度信号,但是这些都需要以牺牲响应时间为代价。本发明就是解决了仪表的测量精度和响应时间之间的矛盾。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不仅可以有效的消除随机噪声干扰的影响,保证测量的精度,而且能满足响应时间的要求。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一种拉曼气体分析仪中气体浓度信号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获取原始光谱信号;
步骤2,基于叠加法放大气体浓度信号的方法对光谱信号进行预处理;为了降低响应时间,此叠加次数较少。
步骤3,计算各组分气体浓度;
步骤4,判断高浓度信号是否稳定,若不稳定(其中,波动可设为1%~2%),则直接输出各组分气体浓度;若稳定,则基于叠加法进行低浓度光谱信号的二次处理(叠加次数根据现场需要,可以是10次等),然后重新计算各组分气体浓度,再输出各组分气体浓度。
在上述的一种拉曼气体分析仪中气体浓度信号的处理方法,所述步骤2计算各组分气体浓度时,首先需要进行标定,然后进行气体浓度计算,标定和气体浓度计算均是基于激光拉曼气体分析仪进行,具体是:
激光拉曼气体分析仪的标定步骤,具体如下:
步骤1.1.在进气口通入体积比在4:6~6:4范围的被标定气体与中间载气,待混合气稳定;
步骤1.2.由激光发射单元发出一束激光经过标定/测量气室中的混合气后,产生光谱图信号;
步骤1.3.光谱图采集器采集对应的被标定气体与中间载气的光谱图;
步骤1.4.数据分析模块根据对应的被标定气体与中间载气所得的光谱图,得到一个比值常量
其中,V标、V载分别为被标定气体和中间载气光谱图的波峰高度;n标、n载分别为被标定气体和中间载气的浓度,并且光谱图中得到的是V标、V载,n标、n载已知;
步骤1.5.更换被标定的气体,重复步骤1~4,完成所有已知气体的对应标定,建立一个标定数据库
所述气体浓度检测步骤包括两个选择步骤,
选择步骤一:含有标定中使用的中间载气且中间载气浓度较高的n+1种混合气体浓度检测步骤,本步骤根据标定数据库k标i,能够计算出各个气体组份的浓度,完成气体浓度的检测,具体如下:
步骤2.1.在进气口通入检测定混合气体与中间载气,待混合气稳定;
步骤2.2.由激光发射单元发出一束激光经过标定/测量气室中的混合气后,产生光谱图信号;
步骤2.3.光谱图采集器采集对应的被标定气体与中间载气的光谱图;
步骤2.4.数据分析模块根据对应的被标定气体与中间载气所得的光谱图,得到V测i、V载,根据标定数据库可得得
其中,V测i、V载分别为混合气体中的某一种气体和中间载气光谱图的波峰高度;n测i、n载分别为混合气体中的某一种气体和中间载气的浓度,并且光谱图中得到的是V测i、V载,k标i从标定步骤得到的标定数据库中已知;
步骤2.5.由式n测1+n测2+...+n测n+n载=1,可计算出中间载气的浓度n载,从而也可计算出其他n种混合气中其他气体的浓度n测i;
选择步骤二:不含标定中使用的中间载气或者中间载气浓度较低的n+1种混合气体浓度检测步骤,本步骤根据标定数据库k标i,即可计算出各个气体组份的浓度,完成气体浓度的检测,具体如下:
步骤3.1.在进气口通入检测定混合气体,待混合气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四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四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835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车制动机自动换端转换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寒动车组风道连接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