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压油缸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581602.0 | 申请日: | 2014-10-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734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25 |
| 发明(设计)人: | 丁金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州环丰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5B15/14 | 分类号: | F15B15/14;F15B15/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压油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液压油缸。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液压系统在工程机械领域的应用正在日益广泛。液压系统是以液压油作为工作介质,利用液压油的压力能并通过液压控制元件等操纵液压执行机构工作的整套装置。其中,液压油缸为液压系统的关键组成元件。
液压油缸包括柱塞杆及缸体。缸体上的进油孔向缸体内部中通入高压油,在高压油的推动下柱塞杆随之伸出缸体。由于柱塞杆与缸体内部之间的油气被压缩,高压油气使得柱塞杆与缸体内部之间的摩擦力越来越大。其中,缸体靠近管口内壁的摩擦力最大,如此导致缸体靠近管口内壁先受损,进而影响液压油缸的使用寿命及液压油缸的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通过在第二缸体内壁表面依次设置一铜膜层及一胶膜层,以提高第二缸体内壁的耐磨性,进而提高液压油缸的使用寿命及液压油缸的工作效率。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液压油缸,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缸体及一柱塞杆,所述缸体具有一管口及一与所述管口相对应的底部,所述缸体底部与所述缸体内壁之间形成一容置空间,所述缸体内壁沿着所述缸体的轴向做分段式设计划分为一第一缸体与一第二缸体,所述第一缸体位于所述第二缸体与所述底部之间,所述第二缸体垂直于所述缸体轴向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缸体垂直于所述缸体轴向的尺寸,其中,在所述第二缸体的内壁表面上设置一铜膜层,在所述铜膜层上设置一胶膜层,所述柱塞杆设置于所述缸体的容置空间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缸体沿缸体轴向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缸体沿缸体轴向的长度。
进一步,所述第一缸体内壁围成一柱体,所述第二缸体内壁围成一柱体。所述第一缸体内壁围成一柱体,所述第二缸体内壁围成一圆台,且所述第二缸体内壁垂直于所述缸体轴向的尺寸从所述管口至所述底部逐渐减小。
进一步,所述第一缸体的内壁表面上设置一金属陶瓷耐磨层。所述第二缸体的内壁表面上设置一金属陶瓷耐磨层,位于所述第二缸内壁的金属陶瓷耐磨层位于所述第二缸体表面与所述铜模层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缸体的底部设置有一进油孔,所述进油孔位于所述缸体底部的中间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缸体的底部设置有一单向阀。
本发明提供的液压油缸通过在第二缸体内壁表面依次设置一铜膜层及一胶膜层,铜膜层具有高磨损性能、高导热性、良好塑性及低收缩率等特性,以提高第二缸体表面的耐磨性,进而提高液压油缸的使用寿命及液压油缸的工作效率。另,由于胶膜层具有高塑性、良好的耐磨性,以提高柱塞杆与缸体之间的密封性,此外进一步提高第二缸体内壁表面的耐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液压油缸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液压油缸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液压油缸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液压油缸的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此外,在文中使用例如“第一”与“第二”等叙述,仅用以区别不同的组件,并不对其产生顺序之限制。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液压油缸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液压油缸,包括一缸体10及一柱塞杆40。
缸体10具有一管口及一与管口相对的底部15,缸体10的底部15与缸体10内壁之间形成以容置空间。缸体10内壁沿着缸体的轴向方向内做分段式设计以划分一第一缸体11与一第二缸体12,第一缸体11位于第二缸体12与底部15之间。第二缸体12垂直于缸体轴向的尺寸大于第一缸体11垂直于缸体轴向的尺寸,第二缸体12沿缸体轴向的长度小于第一缸体11沿缸体轴向的长度。第一缸体11内壁围成一柱体,第二缸体12内壁围成一柱体,换而言之,缸体10内部从管口至底部15呈阶梯设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环丰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湖州环丰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816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远方手持终端
- 下一篇:基于手持设备的电力二次保护设备压板状态管理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