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管道滴漏检测器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81391.0 | 申请日: | 2014-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271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姚霁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姚霁玲 |
主分类号: | F17D5/06 | 分类号: | F17D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5000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道 滴漏 检测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道滴漏检测器。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各种建筑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这样地 下管道的需求越来越大,地下管道的组成也越来越复杂,特别是水的地下管道运 输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将经常有管道发生漏水,小量的漏水 很难发现,导致水资源严重浪费,同时在检漏过程中用最原始的方法要很长时间 才能找到漏源位置,浪费人力、财力、物力,给检漏维修人员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管道滴漏检测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管道滴漏检测器,其特征在于管道滴漏检测器由 声音收集器(1)、声音调节放大器(2)和耳机听筒(3)三部分组成,声音收 集器(1)通过导线将听侦到信号传输到声音调节放大器(2),声音调节放大器 (2)将收到的信号放大后输送给检测听筒(3),从而实现管道滴漏检测听侦的 功能。
本发明一种管道滴漏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声音收集器(1)是由喇叭 状外壳和振动膜构成。
本发明一种管道滴漏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声音收集器(1)喇叭状外 壳由橡胶材料制成,外壳可以隔离外壳内部平面以外的任何声波信号。
本发明一种管道滴漏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声音调节放大器(2)由前 置放大级电路、音调控制级电路和功率放大级电路三大部分组成。
本发明一种管道滴漏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声音收集装置(1)传递过 来的信号经过前置放大级的运算放大器集成电路进行放大;然后经过音调控制级 调节喇叭的频率响应,音调控制器对高音和低音进行提升或衰减,对中音信号增 益不变;再在功率放大级通过LM386功率放大电路达到扩音目的,最终通过耳机 听筒(3)喇叭发出声音,从而实现管道滴漏检测听侦的功能。
本发明一种管道滴漏检测器,由声音收集器和声音调节放大器构成,声音收 集器紧扣在地下水管地面,声音调节放大器则可以非常方便的拿在手里,声音调 节放大器的声音信号输入端子与声音收集器输出端子连接,安装好的整个装置在 声音调节放大器上的供电开关打开后便能够听到地下管道漏水的声音。声音收集 器是由外壳和振动膜构成,声音收集器是基于麦克风的原理,声音收集器的外壳 是由特殊的橡胶材料制成,可以隔离外壳内部平面以外的任何声音信号,这样收 集到的就只有地下水管漏水的声波信号;声音收集器的振动膜是由特殊的振动材 料制成,可以收集到微弱的地下声波信号而发生振动,最终声音收集器收集的水 滴声波信号以电信号的形式传递到声音调节放大器,声音调节放大器由前置放大 级、音调控制级和功率放大级三大部分组成,声音调节放大器包括运算放大器、 电阻、电容器、电容、喇叭等。声音收集装置传递过来的信号经过前置放大级的 NE5532高性能低噪声双运算放大器集成电路进行放大;然后经过音调控制级调 节喇叭的频率响应,音调控制器对高音和低音进行提升或衰减,对中音信号增益 不变;在功率放大级通过LM386功率放大电路达到扩音目的,最终通过喇叭发出 声音,还可以通过耳机听取,对地下水管测漏。彻底摆脱了现用的地下水管测漏 技术,既经济又方便,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地下管道测漏装置。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因声音收集器无缝隙紧贴在地下水管地面,收集的 地下水管水滴声音信号无其他杂声,信号传递到声音调节放大器,没有信号丢失, 最终通过听取声音调节放大器中喇叭的声音来判断地下水管是否漏水,在需要对 地下水管测漏时就打开声音调节放大器中的供电开关即可,反之关闭供电开关, 实现即测即用,从而达到地下水管测漏的目的。
附图说明
附图1是一种管道滴漏检测器的整体装置连接示意图;
附图2是一种管道滴漏检测器声音调节放大器(2)中的前置放大级电路原 理图;
附图3是一种管道滴漏检测器声音调节放大器(2)中的音调控制级电路原 理图;
附图4是一种管道滴漏检测器声音调节放大器(2)中的功率放大级电路原 理图;
附图中:1-为声音收集器;2-为声音调节放大器;3-为耳机听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姚霁玲,未经姚霁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813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牡丹愈伤组织诱导方法
- 下一篇:一种适用于大棚作业的小型工作机的动力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