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快旋式隔水导管接头无效
申请号: | 201410580863.0 | 申请日: | 2014-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730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25 |
发明(设计)人: | 张亚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纳特管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013 | 分类号: | E21B43/01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5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快旋式隔水 导管 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道接头,具体地讲,本发明涉及一种快旋式隔水导管接头。
背景技术
隔水导管是深海石油钻井中不可缺少的基础装置之一,竖置的隔水导管之间节联由上下节配对公母螺纹接头连接而成。深海石油钻井受钻井平台条件限制和风浪影响,工作环境比陆上石油钻井恶劣很多,特别是在极不稳定的工况下作隔水导管连接很困难。为了在上下节隔水导管对接过程中做到尽快连接和准确连接,目前本行业将隔水导管两端的公母螺纹接头设计成三头螺纹结构,此结构显然加大了螺纹导程,可以减少对接旋紧圈数,从而实现加快节联速度的目的。这种节联结构经实际应用证明能够实现预期,可以满足深海石油钻井特殊工况需求。尽管如此,配置三头螺纹接头的隔水导管在应用中仍然暴露了一些不足,首先是三头螺纹为非对称结构,实施上下节隔水导管对接时接头螺纹导入较难,易造成接头螺纹起始端之间磕碰。其次因三头螺纹导程加大,则螺纹的螺旋升角也相应加大,其副作用是螺纹的自锁性能下降,即抗风浪冲击性能下降,导致节联处松动的结果是密封性能下降。上述两个显见的问题若得不到解决,仍然不能全面满足深海钻井的使用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对称配置螺纹的快旋式隔水管接头,该接头螺纹导入性能好,旋紧效率高,止旋可靠,受力合理。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技术目标。
快旋式隔水导管接头,它是一截设有外台阶的圆筒体,在大尺寸端配置内锥螺纹的是母接头或配置外锥螺纹的是公接头,规格相同的母接头和公接头分别固定连接到隔水导管两端。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母接头或公接头配置的锥螺纹为四头螺纹,该锥螺纹的牙形为斜置钩齿型,朝上的横向斜面为锥螺纹的导入侧,朝向隔水导管的竖置斜面为锥螺纹的承载侧,承载侧与导入侧结合部采用圆弧连接,圆弧半径R=0.25~0.5mm。
上述结构中锥螺纹的导入侧为一道弯曲面,该曲面与承载侧相连的一段斜面相对轴线夹角α1=250~350,余下的一段斜面相对轴线夹角α2=400~500,承载侧的竖置斜面与垂直线之间夹角为α3=40~60。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积极效果:
1、四头螺纹为对称结构,对接容易,螺纹导程加大,旋紧快;
2、钩齿形螺纹构成台肩式强化结构,斜置的导入侧对承载侧有支撑作用,可显著提高螺纹抗扭能力和接头之间的节联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母接头结构示意图。
图2是公接头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B处内锥螺纹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2A处外锥螺纹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内锥螺纹或外锥螺纹主要参数标注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所示的快旋式隔水导管接头,它是一截设有外台阶的圆筒体,在大尺寸端配置内锥螺纹的是母接头,若大尺寸端配置外锥螺纹则是公接头,规格相同的母接头和公接头分别固定连接到隔水导管两端。如图1所示母接头或图2所示公接头配置的锥螺纹均为四头螺纹,母接头和公接头配置的四头螺纹规格相同,该锥螺纹的牙形为斜置钩齿型,锥螺纹朝上的横向斜面为导入侧,另一面朝向隔水导管的竖置斜面为锥螺纹承载侧,承载侧与导入侧结合部采用圆弧连接。所述钩齿型牙形是一种特殊牙形,其设计原则主要根据深海石油钻井用隔水导管安装工况,以及锥螺纹实际承载受力而设计的。钩齿型牙形具体结构特征是锥螺纹的导入侧为一道弯曲面,该曲面由两段不在同一平面上的工作面组成。本实施例如图1所示的母接头和图2所示的公接头均为公称口径D=508mm的隔水导管接头,其中的钩齿型牙形主要结构参数如下:螺纹导入侧与承载侧相连续的一段斜面相对轴线夹角α1=300, 余下的一段斜面相对轴线夹角α2=450,承载侧的竖置斜面与垂直线之间夹角为α3=50,承载侧与导入侧结合部的圆弧半径R=0.4mm。此结构的锥螺纹牙形轴向截面实为一种台肩式结构,具有强化作用,斜置的导入侧对承载侧有支撑作用,可显著提高锥螺纹抗扭能力和接头之间的节联强度。另一方面是结构中采用四头螺纹,对称结构的锥螺纹有利于快速对接,本实施例仅需旋3/4圈就实现节联。由于上下节隔水导管对接快捷,大大减少对接过程中相互碰撞,由此提高节联的密封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纳特管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纳特管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808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控制井下检测装置开关的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启闭式降井筒液面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