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型裸腹溞或角突网纹溞的人工培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79960.8 | 申请日: | 2014-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731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潘瑛;孙书存;吴新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胡锡瑜 |
地址: | 21009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型 裸腹溞 角突网纹溞 人工 培养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浮游动物培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型裸腹溞或角突网纹溞的人工培养方法。
背景技术
浮游动物是悬浮于水中微小动物的总称,是水生食物链的关键环节,在水体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一方面,浮游动物主要以浮游植物作为食物,利用浮游动物成为治理有害藻类水华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浮游动物自身蛋白质含量较高,是一些鱼类的优良食物,因此,如何驯化培养浮游动物以满足渔业生产的需要对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更为重要的是,一些浮游动物对环境污染及水文因子的变化极为敏感,常被作为环境变化的指示生物而备受生态学家和环境学专家的关注。以浮游动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模拟的方法探讨浮游动物与其它生物因子、环境因子等之间的关系是当前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手段。经过不断努力,人们已经成功的培养了一些典型的浮游动物材料用于实验。例如,枝角目中的大型溞是国际上使用最广的标准试验生物,被广泛应用于水生生物试验,试验型大型溞的培育技术已非常成熟,但相比浮游动物纷繁复杂的生物多样性而言,对其它浮游动物的培育技术还远不成熟。
微型裸腹溞(Moina micrura Kurz)和角突网纹溞(Ceriodaphnia cornuta Sars)均隶属于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甲壳纲(Crustacea)枝角目(Cladocera)。其中裸腹溞遍布于我国各个省区(黑龙江、宁夏、西藏、新疆除外),广泛分布在各地的池塘、湖泊、水库等各类水域中,喜栖富营养水体,对高温、缺氧、污染等不良环境条件的抗耐力较强,因此是一种治理富营养水体的重要生物资源,对其进行驯化培养在环境治理上意义重大。而角突网纹溞对环境变化非常敏感,是实验室测试环境污染物毒性和反应水体状况的重要指示生物。然而,目前有关微型裸腹溞和角突网纹溞的人工培养技术尚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科学实验研究应用的微型裸腹溞和角突网纹溞材料不足,提供一种微型裸腹溞或角突网纹溞驯化和培养的方法,通过科学培育可以大量获得试验用的微型裸腹溞或角突网纹溞,并可以保证培养得到的微型裸腹溞或者角突网纹溞来源于同一共同雌性个体,基因型一致。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通过野外采集溞种,经过室内洗涤、驯化和扩大培养等步骤人工大规模培养实验用微型裸腹溞和角突网纹溞。
上述溞种是指微型裸腹溞或角突网纹溞。
上述洗涤要求,将采集的微型裸腹溞或角突网纹溞分别反复置于灭菌后的原水中静止培养,以清除野外溞种身体表面及肠道内的藻类和微生物等,每次4小时,该过程中溞培养密度50-100ind/L,光照强度为2000-4000Lx,水体溶解氧含量为6-8mg/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未经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7996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GOOSE时标的测试方法与系统
- 下一篇:路由器适配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