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属表面的强化沸腾微结构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79826.8 | 申请日: | 2014-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593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8 |
发明(设计)人: | 汤勇;李宗涛;丁鑫锐;陈丘;邓文军;万珍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28F3/02 | 分类号: | F28F3/02;B81C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罗观祥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表面 强化 沸腾 微结构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金属表面的强化沸腾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薄片(7),金属薄片(7)的其中一个面为阵列分布的微结构面,另一个面为光滑平面;
所述微结构尺寸为50nm-50u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表面的强化沸腾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结构面为阵列分布的凹或者凸的圆锥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表面的强化沸腾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结构面为阵列分布的凹或者凸的圆柱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表面的强化沸腾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结构面为阵列分布的凹或者凸的矩形或者三角形结构。
5.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金属表面的强化沸腾微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如下步骤:
(1)以表面具有阵列分布凸起结构的薄片作为初始模板(1),对有机高分子薄膜板(2)的平面进行压印,压印温度为60℃-150℃℃,同时对初始模板(1)和有机高分子薄膜板(2)进行加热固化,待有机高分子薄膜板(2)脱模后,该初始模板(1)的凸起结构转印至有机高分子薄膜板(2)的表面,得到具有与初始模板(1)凸起结构相应的凹陷结构的有机高分子薄膜板(3),完成第一次转印;
(2)将第一次转印获得的表面凹陷结构的有机高分子薄膜板(3),作为表面具有凹陷结构的新模板(4),置于旋涂机上,通过旋涂的方式获得与初始模板(1)相同的凸起结构的有机高分子薄膜板(5),完成第二次转印;
第一次转印的完成的新模板(4)与第二次转印完成的有机高分子薄膜板(5)的组分材料不同,目的是防止新模板(4)与有机高分子薄膜板(5)发生粘连,影响脱模;
在旋涂机上旋涂方法为:旋涂机旋涂参数设置转速为500-2000r/s,旋涂时间为30s-200s,点胶量为0.5-2mL,在60℃-150℃的温度下固化30min;完成第一次旋涂;
(3)重复步骤(2)中旋涂方法2-5次,以增加薄膜的厚度;其中,最后一次旋涂是在前一次旋涂完成,并置于80℃-120℃恒温环境中5-20min后进行;其中,最后1次旋涂完成后,在60℃-150℃条件下固化30min;薄膜固化后,进行脱模操作,获得具有初始模板(1)凸起结构的有机高分子薄膜复制板8;
(4)将步骤(3)中所获得的有机高分子薄膜复制板(8)置于恒温平台(9)上,平台温度为150℃-300℃,把熔点为150℃-300℃的金属加热至熔融状态后,均匀灌注、平铺在有机高分子薄膜复制板(8)凸起结构的表面,形成金属溶液层(6),金属溶液依靠自身重力作用,渗入到各凸起之间的空隙中,在金属溶液层(6)上表面施加压力,使其形成平整表面;
(5)待金属溶液层(6)冷却固化后,清除有机高分子薄膜复制板(8),即获得具有强化沸腾微结构的金属薄片(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模板(1)的基体为蓝宝石片或硅片。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清除有机高分子薄膜复制板(8)具体是,将其泡入有机溶剂或者酸性溶液内,使有机高分子薄膜复制板(8)分解,经超声波清洗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金属薄片(7)厚度为0.1mm-2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7982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