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化催化氧化废水处理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410578640.0 | 申请日: | 2014-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781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发明(设计)人: | 史惠祥;陈伟;孙海利;方飞;甘欣欣;胡小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杭州达康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陈昱彤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化 催化 氧化 废水处理 装置 | ||
1.一种智能化催化氧化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催化氧化反应器和智能控制装置;在催化氧化反应器的污水进口处安装有第六流量计,所述智能控制装置包括中央处理器、第一至第四控制单元、第一pH在线监测仪、第二pH在线监测仪、氧化还原电位在线监测仪、流动电流检测仪和加药装置,所述第一控制单元与第一pH在线监测仪电连接,第二控制单元与氧化还原电位在线监测仪电连接,第三控制单元与第二pH在线监测仪电连接,第四控制单元与流动电流检测仪电连接,所述加药装置包括第一至第五储液桶;所述催化氧化反应器沿由其前端向末端的方向依次设有第一至第三加药口、气体排放口、第四至第五加药口;所述第一储液桶通过第一导管与第一加药口连通,第二储液桶通过第二导管与第二加药口连通,第三储液桶通过第三导管与第三加药口连通,第四储液桶通过第四导管与第四加药口连通,第五储液桶通过第五导管与第五加药口连通;第一pH在线监测仪、第二pH在线监测仪、氧化还原电位在线监测仪、流动电流检测仪安装于催化氧化反应器的底部,其中,第一pH在线监测仪与第一加药口相对,第二pH在线监测仪与第四加药口相对,氧化还原电位在线监测仪位于第三加药口和气体排放口之间,流动电流检测仪与第五加药口相对;第一导管至第五导管上各自对应地安装有第一至第五流量计,第一控制单元与第一流量计电连接,第二控制单元同时与第二、第三流量计电连接,第三控制单元与第四流量计电连接,第四控制单元与第五流量计电连接,第一至第四控制单元分别与中央处理器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催化氧化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当催化氧化反应器连续运行时,第一pH在线监测仪、第二pH在线监测仪、氧化还原电位在线监测仪和流动电流检测仪获得的在线监测数据即时回传至各相应的控制单元,并与控制单元中预先设定好的相应的参数范围进行比较,其中,第一控制单元预先设定的参数范围为pH值在4-5之间,第二控制单元预先设定的参数范围为氧化还原电位大于400mV,第三控制单元预先设定的参数范围为pH值在7.5-8.5之间,第四控制单元预先设定的参数范围为流动电流在-0.5-0.2SCU之间;当在线监测数据不在预先设定的相应的参数范围内时,相应的控制单元通过调控与之连接的流量计来调节相应药剂的投加量,以使各在线监测数据在预先设定的参数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智能化催化氧化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储液桶内储存有无机酸,第二储液桶内储存有铁盐或亚铁盐溶液,第三储液桶内储存有双氧水,第四储液桶内储存有碱溶液,第五储液桶内储存有絮凝剂。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智能化催化氧化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氧化反应器内,在各加药口处分别安装有搅拌器,在相邻的加药口之间、以及在气体排放口与同其相邻的加药口之间分别设有挡板。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智能化催化氧化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至第五储液桶内各设有一个低液位传感器,各所述低液位传感器分别通过信号线与中央处理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智能化催化氧化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沉淀池,所述沉淀池的进口与催化氧化反应器的污水出口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智能化催化氧化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控制装置还包括相互电连接的第五控制单元和总有机碳在线监测仪,所述总有机碳在线监测仪固定安装在沉淀池内,所述第五控制单元还同时与中央处理器和第二控制单元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智能化催化氧化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总有机碳在线监测仪获得的在线监测数据大于15mg/L时,第五控制单元指令第二控制单元调节第二流量计和第三流量计的流量以增大相应药剂的投加量,使得总有机碳在线监测仪获得的在线监测数据小于等于15mg/L。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智能化催化氧化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处理器和各控制单元为单片机微处理器或PLC可编程控制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杭州达康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大学;杭州达康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7864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