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用途书画桌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78235.9 | 申请日: | 2014-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057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建华 |
主分类号: | A47B85/02 | 分类号: | A47B85/02;A47B85/00;A47B3/083;A47B9/16;A47B1/04;A47B27/02 |
代理公司: | 太原华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4108 | 代理人: | 成长青 |
地址: | 046000 山西省***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用途 书画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日常用品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兼具野餐、聚会、家用、写生的多用途书画桌。
背景技术
现有的书画桌种类繁多,样式各异,如申请号为201320665471.5的一种新型书画桌,设计周全,但书画桌太过笨重,且无法调整桌面的高度和角度,用途单一,且只适合摆放在固定位置,不适合携带、移动、调整。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用途书画桌,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诸多缺点,提供一种简单方便,便以携带,一物多用,桌面高度、角度、大小可调的多用途书画桌。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用途书画桌,包括台板架、活动固定在台板架上的台板、通过铰链与台板架铰接的侧板和侧板架、以及用来支撑所述多用途书画桌的支架,台板、台板架、侧板的上表面齐平,所述台板架下平面的两侧分别与支架上端的上横管连接,该多用途书画桌还包括至少一组活动臂,所述台板架下平面与活动臂连接,当只有一组活动臂时,有活动臂一侧的台板和侧板可以翘起一定的角度,当对称设有两组活动臂时,两侧的台板和侧板都可以翘起一定角度,所述活动臂与支架上端的上横管铰接,所述活动臂的一端为带有铰链孔的半圆,在所述铰链孔的外围分布着定位孔,在所述支架上端的上横管上设有与活动臂上的定位孔相配合的销孔,在所述销孔内依次装有弹簧和与其同轴的定位销,在弹簧的作用下定位销的前端插入定位孔内。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支架的上横管内还设有槽体和置于槽体内的挡销,所述挡销的一端从槽体内伸出,另一端呈圆环状,通过销轴将其固定在上横管内。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支架的下部设有调整支架高度的升降键。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支架的下部还设有托物架。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托物架是由方管围成的矩形结构,通过铰链连接在支架上。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所述支架上还设有下横管,所述托物架位于下横管之上,托物架在打开时受支架上下横管的制约,使得托物架的最大开启角度不超过90°。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支架与地面接触且无铰接托物架的一端上安装有轮子。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所述台板上设有用于开启或关闭台板的孔结构,孔结构在这里担当手提的角色,因台板架是带底的,所以台板和台板架构成一个箱体结构,将台板打开,可以在里面放置绘画用具。
此外,还可以在台板架上加设书画接收器,用于放置绘画用品及工具。
本发明的多用途书画桌,台板两侧的侧板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折叠或打开,改变桌面的相对面积,而且台板能放平也可翘起一定角度,且支架的高低可通过相应升降键调整,支架上铰接有托物架,方便了外出时的物质搬运,且能推着走、拉着走,系上背带可背着走,与传统书画桌相比更加便于户外写生、野餐和聚会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折叠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折叠后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预展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台板展平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台板展平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架板展平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活动臂铰链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活动臂铰链及挡销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侧板预展平时的侧面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架板展平时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架板展平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结构台板一侧翘起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结构台板一侧翘起时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升降键、2.托物架、3.侧板架、4.支架、5.台板架、6.铰链、7.侧板、8.活动臂、9.铰链轴、10.挡销、11.销轴、12.弹簧、13.定位销、14.台板、15.铰链孔、16.定位孔、17.销孔、18.槽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建华,未经王建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7823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