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平转换器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76695.8 | 申请日: | 2014-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189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成;王震;李聪;尚靖;李文晓;郑黎明;曾祥华;吴建飞;李松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G11C16/06 | 分类号: | G11C16/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胡伟华 |
地址: | 41007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平 转换器 | ||
1.一种电平转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的结构是对称的,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的选择信号是互补的,输出结果也是对称的;
第一支路包括第一晶体管M1、第十一晶体管M11、第三晶体管M3、第五晶体管M5、第七晶体管M7和第八晶体管M8,第二支路包括第二晶体管M2、第十二晶体管M12、第四晶体管M4、第六晶体管M6、第九晶体管M9和第十晶体管M10,其中:第一晶体管M1、第二晶体管M2、第十一晶体管M11和第十二晶体管M12为PMOS晶体管;第三晶体管M3、第五晶体管M5、第七晶体管M7和第八晶体管M8以及第四晶体管M4、第六晶体管M6、第九晶体管M9和第十晶体管M10为NMOS晶体管;
第一晶体管M1和第二晶体管M2的源极以及衬底连接至高电压接受端POSV,第一晶体管M1和第二晶体管M2的栅极分别连接至第十一晶体管M11和第十二晶体管M12的源极,并且第十一晶体管M11和第十二晶体管M12衬底分别与各自的源极相连接,第十一晶体管M11和第十二晶体管M12的栅极相连接,并且第十一晶体管M11和第十二晶体管M12的栅极是中电压Vb=5V的接收端口;第十一晶体管M11和第十二晶体管M12的漏极分别与第三晶体管M3和第四晶体管M4的漏极连接,第三晶体管M3和第四晶体管M4的栅极分别与第五晶体管M5和第六晶体管M6的漏极连接,并且,第三晶体管M3和第四晶体管M4的栅极是电源电压的输入接口;第三晶体管M3和第四晶体管M4的源极分别与第五晶体管M5和第六晶体管M6的源极连接;同时M3和M4的源极还与第七晶体管M7和第八晶体管M8的漏极连接在一起;第三晶体管M3和第四晶体管M4的漏接分别作为相对称的输出端口;第七晶体管M7和第八晶体管M8的源极和漏极分别连接在一起;第九晶体管M9和第十晶体管M10的源极和漏极分别连接在一起;第十晶体管M10的栅极是选择信号A的接收端口,第七晶体管M7的栅极时A的互补信号A_n的接收端口,信号A_n由信号A经反相器产生;第八晶体管M8和第九晶体管M9的栅极相连接,并且是接收控制信号RE,所有的NMOS晶体管的衬底是连接在参考电压GND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平转换器,其特征在于:当需要编程或者擦除时,电荷泵提供高电压POSV=10V,中电压Vb=5V,第三晶体管M3和第四晶体管M4的栅极接收电源电压VDD=1.5V;当选择信号A加载电源电压VDD时,A的互补信号A_n为参考电压GND,控制信号RE为参考电压GND;第十晶体管M10导通,从而使第六晶体管M6截止,由于第四晶体管M4的栅极输入为电源电压VDD,OUT_n被带至高电压POSV=10V,由于差分串联电压开关电路正反馈的作用OUT_n的互补端口OUT输出被带至参考电压GND;
当选择信号A加载参考电压GND时,其它接收信号的端口接收的信号不变时,输出端口OUT相应的被带至高电压POSV=10,互不输出端口OUT_n被带至参考电压GND;
当不需要擦除或者编程时,电荷泵不工作,相应的接收高电压和中电压的端口为参考电压GND,第三晶体管M3和第四晶体管M4的栅极接收的电源电压不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7669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手动控制的电缆压紧装置
- 下一篇:柔性的空间音频捕捉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