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轴配流摆线液压马达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75135.0 | 申请日: | 2014-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2921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22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生;张智敏;丁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大力液压马达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C2/08 | 分类号: | F03C2/08;F16K1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127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轴配流 摆线 液压 马达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压马达,尤其是一种轴配流摆线液压马达,属于液压传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摆线液压马达既是常用的液压驱动装置,也是实现液压能转换成机能量的常用液压执行装置。摆线液压马达是一种低速大扭矩马达,具有体积小、单位功率密度大、效率高、转速范围宽等优点,因而得到了广泛应用。
轴配流摆线液压马达的配流机构位于相互配合的输出轴的配流轴与体壳的配流孔的径向分布不同数量配流孔道,马达工作时,配流机构使进液口与摆线针轮副的扩展啮合腔连通,并使摆线针轮副的收缩腔与回流口连通。结果,压力液体从进液口进入体壳或后盖后,进入摆线针轮啮合副形成的扩展啮合腔,使其容积不断扩大,同时摆线针轮啮合副形成的收缩啮合腔中液体则从回流口回流;在此过程中,摆线针轮啮合副的转子被扩展啮合腔与收缩啮合腔的压力差驱使旋转,并将此转动通过联动轴传递到输出轴输出,从而实现液压能向机械能的转换。与此同时,配流机构(轴阀)也被联动轴带动旋转,周而复始的不断切换连通状态,使转换过程得以延续下去。这样,马达就可以连续的输出扭矩。
据申请人了解,现有轴配流摆线液压马达的单向阀通常设置于安装安装止口的一端,单向阀通常采用阀体、密封圈、阀球组成,或者增加弹性体与阀球组成一体,如实用新型专利CN201120554913.X 后轴输出轴配流摆线液压马达所示。但该结构的体壳与前盖之间是采用螺钉连接的组合体,配合面之间的配合公差以及增加的各个加工尺寸及其形位公差,均会影响马达的连接精度,需要提高个配合及其尺寸和形位的精度达到理论的要求,会增加成本及其降低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新型单向阀结构与通道马达,该结构尤其适合整体式摆线转定子副。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申请人通过对轴配流摆线液压马达的整体结构分析,尤其是配流机构、油口位置及其单向阀通道的关系与特性,结合目前的液压铸件的技术的进步,内流道液压件件的铸造技术的尺寸和位置精度的控制,保证了成品零件的压力承受能力,同时结合体壳孔的精密盲孔加工技术提升,提出以下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轴配流摆线液压马达的主要包括输出轴、体壳、联动轴、隔盘、转定子针轮副的、后盖等,定子与隔盘和后盖由螺栓共同固定在体壳上,所述的体壳采用整体式结构,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的体壳内具有铸造孔道,所述孔道与单向阀结构相连通,所述的单向阀由堵头、阀体和阀球组成,阀球设置于阀体的内腔,所述内腔的一端通过小孔与堵头一端相通,另一端通过三点挤压变形限位阀球,所述的单向阀结构没有橡胶密封圈。
所述堵头为球涨式高压堵头。
所述的体壳前端的铸造孔道为朝向油口面的单向偏移局部通道,所述的体壳后端铸造孔道为沟通后部油口。
以上技术方案进一步的完善是:所述体壳上的油口面一端设置成直角形。
与现有技术的轴配流摆线马达相比,本发明的上述方案很好的结合了现有的液压铸件的内流道工艺的成熟,巧妙地进行流道创新设计,简化了单向阀的结构,提高了单向阀本体的密封可靠性,将后部油口的通道引入前端,避免了深长孔的加工。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输出轴1,键2,防尘圈3,轴封4,堵头5,阀体6,阀球7,体壳8,油口盖9,O型圈10,隔盘11,转子12,后盖13,螺塞14,垫片15,钢垫片16,螺栓17,定子18,联动轴19,轴承20,轴承挡圈21。
通道1-1,通道1-2,通道1-3.
图2为图1实施例中马达油口面的结构示意图。
油口A,油口B。
图3为图1实施例中转定子副结构示意图。
图中定子2-1,转子2-2。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的轴配流摆线液压马达的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马达前端为输出轴1,后端为后盖13,主要包括输出轴1、体壳8、联动轴19、隔盘11、转定子针轮副的、后盖13等,其中摆线针轮啮合副由转子12和定子18组成,定子18与隔盘11和后盖13由螺栓17共同固定在体壳8上,从而形成七个仅同体壳8内的的配流孔道、隔盘11的高低压通油孔一一相通的腔体,实现摆线液压马达的运动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大力液压马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镇江大力液压马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751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F03C 液体驱动的变容式发动机
F03C2-00 旋转活塞式发动机
F03C2-02 .弧形啮合式的,即各配合元件具有圆弧形传送运动,每一元件具有相同齿数或相同数量的齿的等同物
F03C2-08 . 相互啮合式的,即各配合工作元件的啮合与齿轮传动相似
F03C2-22 .内轴式的,配合工作元件在啮合处具有相同方向的运动,或配合工作元件中的1个元件是固定的,内部元件比外部元件有较多的齿或齿的等同物
F03C2-24 .反啮合式的,即各配合运转元件在啮合处具有相反方向的运动
F03C2-30 .具有F03C 2/02,F03C 2/08,F03C 2/22,F03C 2/24各组中两个或多个组所包含的特点,或具有这些组中的1个组所包含的与配合工作元件之间的其他形式的运动结合在一起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