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日光性皮炎的外用药物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75025.4 | 申请日: | 2014-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3561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马琳;王娉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琳;王娉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4 | 分类号: | A61K36/8964;A61P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2000 山东省聊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日光性皮炎 苦参 外用药物 千里光 川椒 大黄 放入 备用 过滤 浸泡 何首乌 蝉蜕 无毒副作用 当归 原料中药 黄芪 地肤子 蛇床子 太子参 乌梢蛇 白醋 白矾 川芎 加水 棉签 外用 味药 洗浴 知母 石膏 制备 治疗 擦拭 酒精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日光性皮炎的外用药物,由下列原料中药制成:苦参30g、地肤子30g、蛇床子30g、白矾30g、大黄30g、石膏15g、知母15g、太子参12g、川椒30g、蝉蜕10g、黄芪10g、何首乌10g、乌梢蛇15g、当归15g、川芎15g、千里光50g。制备使用方法:取上述重量的千里光、大黄放入75%酒精500ml中浸泡5‑7天,过滤备用。取上述重量的苦参、川椒放入200ml白醋中浸泡5‑7天,过滤备用。上述两种滤液适量混合均匀,用棉签醮药液擦拭患处,每日2‑3次。其余各味药,加水适量煎汤洗浴,每日1次。本发明外用方便,疗效好,无毒副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治疗日光性皮炎的外用药物。
背景技术
日光性皮炎俗称晒斑或者紫外线过敏。夏天常见,因人们不注意防范紫外线,得病人数逐年增多。一般在曝晒后数小时内于暴露部位出现皮肤红肿,亦可起水疱或大疱。是一种由光线引起的、发生于暴露部位的过敏反应性皮肤病。日光性皮炎,是由于皮肤暴露部位因日光过度照射后,在暴露部位引起的皮肤急性光毒反应。日光性皮炎多发生在炎热的夏天,中医学根据日晒后皮肤成疱的特点,称之为“日晒疮”。中医认为本病多由日光毒侵伤肌肤所致。多发于盛夏酷暑季节,好发于颜面、颈部、手臂、手背等部位。主要采取消炎,安抚,止痛为原则。现在治疗多数采用治疗皮炎药膏外用,虽有一定的效果,但是疗效慢,且易复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日光性皮炎的外外用药物,该药物清热解毒,凉血活血,祛湿疏风止痒。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日光性皮炎的外用药物,由下列原料中药制成:苦参30g、地肤子30g、蛇床子30g、白矾30g、大黄30g,石膏15g 知母15g太子参12g、川椒30g、蝉蜕10g、黄芪10g、何首乌10g、乌梢蛇15g、当归15g、川芎15g、千里光50g。
制备使用方法:
1、取上述重量的千里光、大黄放入75%酒精500ml中浸泡5-7天,过滤备用。
、取上述重量的苦参、川椒放入200ml白醋中浸泡5-7天,过滤备用。
、每次取上述两种滤液适量混合均匀,用棉签醮药液擦拭患处,每日2-3次。
、其余各味药,加水适量煎汤洗浴,每日1次。
、以上各味药可以根据患部面积大小等量加减。
治疗时辅以六味地黄丸日服3次,每次8丸,连服2-3周。
本发明药理药效分析:
日光性皮炎中医称日晒疮,皮肤因日光暴晒所致。本病病程短,日晒数小时至10余小时后在暴露部位面、颈、手背及胸前V形区的皮肤上出现红斑、丘疹、水疱、脱皮、灼痛瘙痒为主要表现的皮肤疾病。夏春季多见,发病时间多在3~8月份。其发病与食用蔬菜、日晒及禀赋不耐有关,体质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女性易发病。本病的形成多由禀性不固,腠理不密,复因多食紫云英、灰菜等,以致脾胃运化失职,热毒内生,加之日光照射,酷日暴晒,使热不得外泄,阻于肌肤而成。治疗原则清热解毒,凉血活血、祛湿疏风止痒,滋阴补血补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琳;王娉,未经马琳;王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7502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