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保温层下涂层腐蚀模拟实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71899.2 | 申请日: | 2014-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598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8 |
发明(设计)人: | 邱志刚;刘小辉;亓婧;张艳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17/00 | 分类号: | G01N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10072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温 涂层 腐蚀 模拟 实验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化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保温层下涂层腐蚀模拟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石化企业由于许多设备和管线操作温度处于中高温以上,从近几年参与的装置腐蚀检查情况来看,保温层下腐蚀非常严重,很多设备和管线因保温层下腐蚀严重而需要更换,也发生了很多起工艺管道保温层下腐蚀穿孔事故。同时,由于许多炼化企业地处沿海区域,空气中盐含量较高,进一步加速了保温层下腐蚀,导致保温层下腐蚀更为严重,从企业反映的情况看,保温层下腐蚀已成为中国石化迫切需要系统解决的防腐问题,越来越受到企业的关注。
保温层下腐蚀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在保温层下会形成一个密闭的、潮湿的环境,长期在这种环境下很容易产生腐蚀。但是由于保温层下的情况是不可见的,所以现在这种问题还没有广泛得到业内的认识,但是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保温层下腐蚀将会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
常规的涂料性能测试方法虽然可以通过各种测试方法测试出涂料的各种性能,但是不能准确模拟保温层下涂层的使用环境,无法准确反映涂层在保温层下湿度和温度交替变化时对涂层性能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保温层下涂层腐蚀模拟实验装置,其相对于现在常用的涂层检测标准更能正确反映实际工况,可针对具体的不同保温层和涂层进行模拟实验,模拟不同温度和湿度交替变化条件下的涂层腐蚀情况。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保温层下涂层腐蚀模拟实验装置,其包括保温层环境模拟装置和温度控制装置。
其中,所述保温层环境模拟装置包括试样管、保温层、涂层、铝箔和密封条。
其中,所述试样管放置于温度控制装置的密封底座上,根据测试涂层的类型选择涂料,在试样管上涂覆涂层,将保温层包覆在涂覆有涂料的试样管上,用铝箔包裹包覆有保温层的试样管,确保密封性良好,并用密封条扎紧。
其中,所述温度控制装置包括加热盘、密封底座和排水阀。
其中,所述加热盘可实现管型试样的加热,在密封性良好的情况下,可通过往试样管内部注水实现温度的控制,底部密封底座上有排水阀,可将试样管内部的水排放。
其中,模拟实验装置的使用温度范围为0℃到300℃,压力常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针对常规的涂料性能测试方法不能准确模拟保温层下涂层的使用环境,无法准确反映涂层在保温层下湿度和温度交替变化时对涂层性能的影响,本专利更能正确反映实际工况,可针对具体的不同保温层和涂层进行模拟实验,模拟不同温度和湿度变化条件下的涂层腐蚀情况。
说明书附图
图1:保温层下涂层腐蚀模拟实验装置结构示意图;
1-试样管;2-涂层;3-保温层;4-铝箔;5-密封底座;6-阀门;7-管线;8-加热盘。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保温层下涂层腐蚀模拟实验装置,其可模拟炼化企业中高温设备保温层下涂层的腐蚀破坏,保温层材料可根据现场使用类型(如岩棉、硅酸铝保温、硅酸铝镁保温等)选择,涂层可以根据现场使用的涂料类型进行试样涂覆,可以实现温度交替变化条件下不同湿度环境中的模拟实验。
该装置包括保温层环境模拟装置和温度控制装置。
所述保温层环境模拟装置包括试样管、保温层、涂层、铝箔和密封条。
进一步,所述试样管放置于温度控制装置的密封底座上,根据测试涂层的类型选择涂料,在试样管上涂覆涂层,将保温层包覆在涂覆有涂料的试样管上,用铝箔包裹包覆有保温层的试样管,确保密封性良好,并用密封条扎紧。
所述温度控制装置包括加热盘、密封底座和排水阀。
进一步,所述加热盘可实现管型试样的加热,在密封性良好的情况下,可通过往试样管内部注水实现温度的控制,底部密封底座上有排水阀,可将试样管内部的水排放。
本发明提供的模拟实验装置的密封底座、阀门、管线和试样管所用材料采用碳钢材料制作,试样管也可选择不锈钢。为达到试样管与密封底座之间的密封,采用螺纹连接,密封性好,易于拆装。
本模拟实验装置的使用温度范围为0℃到300℃,压力常压。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可以真实地模拟保温层下涂层的腐蚀。
以下采用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发明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718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柔性薄膜界面结合强度的测量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于K边界密度计的换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