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纤缆线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71859.8 | 申请日: | 2010-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1702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斯科特·A·麦克道尔;朱利安·L·格林伍德三世;雷金纳德·罗伯茨;戴维·A·塞登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宁光缆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06 | 代理人: | 徐金国,吴启超 |
地址: | 美国北卡***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纤 缆线 | ||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1080038860.4、申请日为2010年7月26日并且于2012年2月29日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PCT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缆线,所述光学缆线具有降低的材料成本,同时维持所要的性能特征。
背景技术
光纤缆线利用光纤来传输信号,例如话音、视频和/或数据信息。在光纤缆线受力的情况下,光纤可张紧,且可能导致所传输的光的衰减。行业标准解决了对光纤缆线的一般机械和光学性能要求,以确保衰减损耗在可接受范围内。一种此类标准是“对光纤的一般要求”及“光纤标准GR-20”。一种确保符合GR-20和其它标准的方法是增加缆线的体积,例如通过增加缆线直径、护套厚度等。然而,这些措施增加了缆线的成本。因此,对于光纤缆线来说,重要的是以稳健方式构造,以便满足行业标准,同时将成本维持在有竞争力的范围内。
发明内容
根据第一实施例,一种缆线包括缆线护套、界定缆线内部的缓冲管、内部的多个光纤,以及嵌入缆线护套中的强度部件。所述光纤可例如布置为带堆栈。所述缆线护套可挤出到缓冲管的外部上,且缆线护套和缓冲管两者可整体或部分地由聚合物材料构造。
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带堆叠自由空间可低于常规缆线的自由空间。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具有减小的带堆叠自由空间的缆线可展现最小的衰减响应和较低的材料成本。
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另一方面,强度部件在缆线的任一侧上的高度可相对较接近缓冲管内侧直径,以促进对缆线内部的接近。强度部件高度可(例如)在缓冲管内侧直径的1mm内。
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又一方面,护套大小和强度部件大小可小于相当的常规缆线,以便降低材料成本。
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又一方面,在各种光纤支数下,带堆叠中的光纤的弹性模数E与总横截面面积A的乘积(EA)与强度部件的弹性模数E与总横截面面积A的乘积的比率均高于常规设计中的比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一种缆线包括:聚合物缆线护套;在所述护套内的聚合物缓冲管,所述缓冲管界定内部;多个光纤,布置为带堆叠且位于所述内部中,其中带堆叠自由空间小于1.5mm;以及至少部分嵌入所述护套中的至少一个强度部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强度部件包含位于所述护套的一侧上的第一对强度部件以及位于所述护套的相对侧上的第二对强度部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强度部件具有强度部件面积,且所述带堆叠具有带堆叠光纤面积,其中所述强度部件面积与强度部件弹性模数的乘积为强度部件EA,且所述带面积与带堆叠弹性模数的乘积为带堆叠EA,且其中带堆叠EA与强度部件EA的比率为所述带堆叠中的光纤的数目的至少0.0015倍。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一种缆线包括:聚合物缆线护套;在所述聚合物缆线护套内的聚合物缓冲管,所述聚合物缓冲管界定其内部;多个光纤,布置为带堆叠且位于由所述聚合物缓冲管界定的所述内部中;以及至少部分嵌入所述聚合物缆线护套中的强度部件,其中所述强度部件包含位于所述聚合物缆线护套的一侧上的第一对强度部件以及位于所述聚合物缆线护套的相对侧上的第二对强度部件;其中所述强度部件具有强度部件面积且所述带堆叠具有带堆叠光纤面积,其中所述强度部件具有强度部件弹性模数且所述带堆叠具有带堆叠光纤弹性模数,其中所述强度部件面积与所述强度部件弹性模数的乘积为强度部件EA,且所述带面积与所述带堆叠弹性模数的乘积为带堆叠EA,且其中所述带堆叠EA与所述强度部件EA的比率为所述带堆叠中的光纤的数目的至少0.0015倍。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一种缆线包括:聚合物缆线护套;在所述聚合物缆线护套内的聚合物缓冲管,所述聚合物缓冲管界定其内部,其中所述聚合物缓冲管具有内径;多个光纤,布置为带堆叠且位于由所述聚合物缓冲管界定的所述内部中,其中所述带堆叠的自由空间小于1.5mm;以及至少部分嵌入所述聚合物缆线护套中的强度部件,其中所述强度部件包含位于所述聚合物缆线护套的一侧上的第一对强度部件以及位于所述聚合物缆线护套的相对侧上的第二对强度部件,其中所述强度部件具有强度部件高度,该强度部件高度界定为所述聚合物缆线护套的一侧上的最外强度部件的最外边缘之间的间距,以及其中所述强度部件高度在所述缓冲管的内径的1.3mm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宁光缆系统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康宁光缆系统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7185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