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功耗测井遥传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68588.0 | 申请日: | 2014-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873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8 |
发明(设计)人: | 朱新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中油测井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7/12 | 分类号: | E21B47/1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马永利;李浩 |
地址: | 10010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功耗 测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测井遥传系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低功耗测井遥传系统。
背景技术
测井,也叫地球物理测井或石油测井,是利用岩层的电化学特性、导电特性、声学特性、放射性等地球物理特性,测量地球物理参数的方法,属于应用地球物理方法(包括重、磁、电、震、测井)之一。一般按所探测的岩石物理性质或探测目的可分为电法测井、声波测井、放射性测井、地层倾角测井、气测井、地层测试测井、钻气测井等。把利用电、磁、声、热、核等物理原理制造的各种测井仪器,由测井电缆下入井内,使地面电测仪可沿着井筒连续记录随深度变化的各种参数。通过表示这类参数的曲线,来识别地下的岩层,如油、气、水层、煤层、金属矿床等。
从我国陆地油气资源分布格局来看,东部老区作为国内石油资源主力产区,浅层和中深层的勘探程度较高,深层及超深层探明程度很低,具有很大的石油资源潜力;中部地区是天然气富集区,有超过一半的天然气资源量在深部地层;西部地区是国内石油产量的主要战略接替区,但其近70%油气资源埋藏在深部地层。因此实现新地区、新领域、新层位尤其是深层的油气突破,寻找和扩大油田含油气范围及领域,成为顺利实现我国石油资源接替目标的主要手段。
深井、超深井经常遇到超高温度、超高地层压力等特殊情况,这对测井技术提出了新的挑战。研制新型测井下井仪器应对越来越多的深井、超深井的测井施工,成为测井行业面临的一个棘手问题。
高温仪器测井经常面临高温高压的恶劣环境,为了保证测井仪器的正常工作,需要采用一种隔热装置,这种装置就是测井仪器专用的保温瓶。但是,即使使用了保温瓶,由于保温瓶内容纳的仪器较多且功耗较大,由此产生的发热量还是经常使保温瓶内的温度急剧升高,这同样会造出瓶内测井仪器工作不正常甚至失效。而且,由于保温瓶本身的保温效果,系统仪器所散发的热量不能很快地散发出去,所以导致瓶内温度更易升高并保持较长时间,这对系统性能、器件寿命、测量正确性都具有非常严重的影响。而且,在进行测井时,保温瓶内器件的总功率被限制为5瓦。所以,控制保温瓶内的功耗并且进而控制由功耗产生的热量就成了设计测井遥传系统过程中主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内容。
因此,在面对高温测井,尤其是高温小井眼测井的挑战时,亟需一种低功耗、发热量少的测井遥传系统。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满足石油勘探开发对于高温高压及超深井的需要,解决高温高压恶劣环境条件下仪器自身功率耗散而引起的仪器温升,以及因此引起的系统稳定性可靠性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低功耗并且因此发热量小的测井遥传系统。该系统有效地降低系统了的功率耗散,降低了系统自身发热造成的温升,避免系统功率器件局部过热而引起的系统故障,使得在恶劣环境下,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延长器件及整个系统的使用寿命。
在本发明中,提供一种低功耗测井遥传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数字信号处理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器件;数模转换器和模数转换器;其中,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器通过第一串行总线与所述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器件连接;并且所述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器件通过第二串行总线与所述数模转换器和数模转换器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低功耗测井遥传系统中,所述第一串行总线是SPORT串行总线。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低功耗测井遥传系统中,所述第二串行总线是SPI串行总线。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低功耗测井遥传系统中,所述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器件是用于接收数据和发射数据的单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器件。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低功耗测井遥传系统中,所述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器件是用于接收数据和发射数据的单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器件。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低功耗测井遥传系统中,所述第一串行总线和所述第二串行总线是相同的串行总线。
根据本发明的以上方面可以看出,根据本发明的低功耗测井遥传系统通过使用串行总线来代替并行总线而显著降低了整体功耗,降低了系统自身发热造成的温升,并且避免了由此引起的系统故障;延长了系统寿命,提高了系统测量准确性。为了高温测井、尤其是高温小井眼测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附图说明
下面参考结合附图所进行的下列描述,以便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内容,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测井系统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现有技术中测井遥传系统井下部分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中油测井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中油测井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6858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