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耐折的PVC鞋底材料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67351.0 | 申请日: | 2014-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416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1 |
发明(设计)人: | 黄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景荣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7/06 | 分类号: | C08L27/06;C08L29/04;C08K13/06;C08K9/06;C08K3/36;C08K5/1515;A43B1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连平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耐折 pvc 鞋底 材料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鞋底材料,特别是涉及一种高耐折的PVC鞋底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鞋底材料的种类很多,大致可分为天然类底料和合成类底料两种。天然类底料包括天然底革、竹、木材等,合成类底料包括橡胶、塑料、橡塑合用材料、再生革、弹性硬纸板等。PVC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加工方便、成本低廉等优点,在中低档鞋底材料市场仍占有较大比例,但是其耐折性能较差,在冬天存在断裂的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耐折的PVC鞋底材料,其耐折性能非常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耐折的PVC鞋底材料,其重量份组成为:
优选地,本发明所述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KH550或硅烷偶联剂KH560。
优选地,本发明所述热稳定剂为三盐基硫酸铅。
优选地,本发明所述润滑剂为硬脂酸、硬脂酸钙或聚乙烯蜡。
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提供上述高耐折的PVC鞋底材料的制造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耐折的PVC鞋底材料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偶联剂溶于丙酮溶液,加入纳米二氧化硅,经超声波振荡处理,烘干脱去溶剂,得到改性纳米二氧化硅;
(2)将PVC、配方中的其他组份在高速捏合机中高速捏合,110度时出料,再与改性纳米二氧化硅一起在双辊上共混,得到混合料;
(3)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料加入挤出机内挤出造粒,得到高耐折的PVC鞋底材料。
由上可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纳米二氧化硅粘合力强、比表面积大、机械性能优良,加入PVC后可提高其拉伸冲击强度、断裂伸长率、屈服强度,使其具有较好的耐折性能;由于纳米二氧化硅与PVC相容性较差,很难均匀分散于PVC中,所以本发明通过偶联剂以及超声波对其进行表面改性,很好地解决了纳米二氧化硅在PVC中的团聚现象,使其能均匀分散于PVC中,提高其耐折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在此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一种高耐折的PVC鞋底材料,其重量份组成为:
其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偶联剂溶于丙酮溶液,加入纳米二氧化硅,经超声波振荡处理,烘干脱去溶剂,得到改性纳米二氧化硅;
(2)将PVC、配方中的其他组份在高速捏合机中高速捏合,110度时出料,再与改性纳米二氧化硅一起在双辊上共混,得到混合料;
(3)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料加入挤出机内挤出造粒,得到高耐折的PVC鞋底材料。
实施例2
一种高耐折的PVC鞋底材料,其重量份组成为:
其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偶联剂溶于丙酮溶液,加入纳米二氧化硅,经超声波振荡处理,烘干脱去溶剂,得到改性纳米二氧化硅;
(2)将PVC、配方中的其他组份在高速捏合机中高速捏合,110度时出料,再与改性纳米二氧化硅一起在双辊上共混,得到混合料;
(3)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料加入挤出机内挤出造粒,得到高耐折的PVC鞋底材料。
实施例3
一种高耐折的PVC鞋底材料,其重量份组成为:
其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偶联剂溶于丙酮溶液,加入纳米二氧化硅,经超声波振荡处理,烘干脱去溶剂,得到改性纳米二氧化硅;
(2)将PVC、配方中的其他组份在高速捏合机中高速捏合,110度时出料,再与改性纳米二氧化硅一起在双辊上共混,得到混合料;
(3)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料加入挤出机内挤出造粒,得到高耐折的PVC鞋底材料。
实施例4
一种高耐折的PVC鞋底材料,其重量份组成为:
其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偶联剂溶于丙酮溶液,加入纳米二氧化硅,经超声波振荡处理,烘干脱去溶剂,得到改性纳米二氧化硅;
(2)将PVC、配方中的其他组份在高速捏合机中高速捏合,110度时出料,再与改性纳米二氧化硅一起在双辊上共混,得到混合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景荣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景荣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673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三维电场传感器的矩阵电极设计
- 下一篇:三维解锁设备、三维解锁方法和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