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饮用水净化管网叠压矢量二次供水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566762.8 | 申请日: | 2014-10-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469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万力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3B11/16 | 分类号: | E03B11/16;E03B7/07;E03B7/09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6400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饮用 水净化 管网 矢量 二次 供水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二次供水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饮用水净化管网叠压矢量二次供水系统。
背景技术
二次供水中,由于生活用水量变化和有利于出水压力的调节与控制,水泵往往采用变频控制,但由于水泵是根据设计工况的满负载选配,而在实际供水的大多数时间内,水泵变频均处理偏离额定负载和额定转速较大的状态下运行,在通常情况下,由普通感应电机(如Y系列、Y2系列、Y3系列三相异步电机)驱动水泵时,存在轻负载变频供水将严重偏离高效区、不节能的问题,因为当电机在低于60%的额定负载工作时,其效率将下降15%以上,功率因数下降30%以上,这样不但不利于节能,而且还影响使用寿命。另一方面,二次供水由自来水管网提供水源,但自来水经过长距离、长时间的管道输送容易造成水质污染,影响水的嗅、味和色度,并可能引发致病细菌的繁殖,使自来水在到达用水点之前水质就变坏、恶化,饮用时将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对二次供水予以水质净化处理非常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卫生、节能的饮用水净化管网叠压矢量二次供水系统。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饮用水净化管网叠压矢量二次供水系统主要由无负压管网叠压稳流补偿装置A、离心泵A、调速永磁电机A、超滤膜净化处理装置、无负压管网叠压稳流补偿装置B、紫外线消毒装置、离心泵B、调速永磁电机B、清洗泵、控制柜和PC监控柜组成,无负压管网叠压稳流补偿装置A进水与自来水有压进水管连接,在自来水有压进水管设有进水流量变送器以检测自来水的进水流量,无负压管网叠压稳流补偿装置A出水连接离心泵A,在无负压管网叠压稳流补偿装置A装设有压力检测表A、无负压控制装置A和水位监测装置A,用以消除离心泵A工作时因吸程产生的负压影响,实现无负压直接串接,离心泵A由调速永磁电机A驱动,离心泵A与调速永磁电机A之间匹配安装,所述调速永磁电机A是专为变频调速控制的离心泵A用的内嵌有钕铁硼永磁体材料的永磁电机,是采用永磁体产生磁场,无需励磁线圈、也无需励磁电流,并且能够在50Hz三相交流电环境中直接用于驱动离心泵A工作,采用矢量控制原理实现对离心泵A的变频调速运行,离心泵A出水连接超滤膜净化处理装置,超滤膜净化处理装置出水连接无负压管网叠压稳流补偿装置B,无负压管网叠压稳流补偿装置B设有压力检测表B、无负压控制装置B和水位监测装置B,无负压管网叠压稳流补偿装置B出水经过紫外线消毒装置之后与离心泵B连接,离心泵B装设有调速永磁电机B驱动,离心泵B出水连接供水管供水,在供水管装设有出水压力检测表和出水流量变送器,用以监测与控制出水压力恒定、以及监测出水流量。
所述超滤膜净化处理装置用于滤除水中的微生物、细菌、铁锈等的污染物而净化水质,从超滤膜净化处理装置出水旁设净水箱,净水箱进水接自超滤膜净化处理装置出水,在净水箱内设有水位控制器,从净水箱接出一路出水连接清洗泵,再由清洗泵接清洗切换控制装置与超滤膜净化处理装置连接,用于对超滤膜净化处理装置清洗、维护;从净水箱接出另一路出水连接增压泵,增压泵出水经过净水量补偿切换装置与无负压管网叠压稳流补偿装置B进水连接,目的在于将净水箱的储水定期补充到无负压管网叠压稳流补偿装置B中使用,既可调节净水量、又可保证净水箱内的水质新鲜、卫生、无死水。
所述控制柜用于配电与自动化控制,与控制柜配套还设有PC监控柜,PC监控柜与控制柜之间相互连线与通讯,用以人机智能、监控、显示、存储等功能。调速永磁电机A、紫外线消毒装置、调速永磁电机B、清洗泵、清洗切换控制装置、增压泵、净水量补偿切换装置、水位控制器、进水流量变送器、压力检测表A、无负压控制装置A、水位监测装置A、膜压力检测表、多水质在线监测仪、压力检测表B、无负压控制装置B、水位监测装置B、出水压力检测表和出水流量变送器分别用线与控制柜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具有水质净化与保障功能,而且采用无负压直接串接供水具有节能、节水、节地、节资和无污染等优点,采用永磁电机矢量控制进一步提升二次供水的节能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万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万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6676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