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收线机用的从动顶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66229.1 | 申请日: | 2014-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4075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1 |
发明(设计)人: | 周永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宝兴电线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54/553 | 分类号: | B65H54/553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收线 从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线缆收线结构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收线机用的从动顶锥装置。
背景技术
收线机由电气部分和机械部分组成,电气部分由电气控制部分(变频器、按钮等)和电力拖动部分(电机、电磁双向离合器等)组成。机械部分由主动顶锥装置(由电力拖动部分控制其运转或停止)、从动顶锥装置、液压升降系统及安装这些部件的支架等组成。
现有的从动顶锥装置结构是将顶锥轴用螺栓固定在滑套上,即在设备运行时顶锥轴是不转的,顶锥由一个顶收线轮的顶锥头和一个可装一个推力轴承及一个深沟球轴承的顶锥固定底座组成,它们之间用四个螺栓来结合起来,即在设备运行时顶锥绕顶锥轴运转的,此种设计存在着许多缺陷:一个推力轴承和一个深沟球轴承不能充分承受设备在正常运行时的轴向力和径向力,造成轴承损坏频频,且顶锥头与顶锥底痤之间的连接螺栓时常断裂。现有技术的从动顶锥装置的工作寿命短、不能确保收线机的正常良好工作,导致生产效率低。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收线机用的从动顶锥装置,其使得收线机工作时顶锥头和顶锥轴一起转动,转动产生的径向力、轴向力通过套装于顶锥轴的轴承承受,确保顶锥头的转动顺畅,且整个结构的工作寿命长,确保收线机正常良好工作、提高生产效率。
一种收线机用的从动顶锥装置,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其包括顶锥头、顶锥轴、滑套,所述顶锥轴的尾部位于所述滑套的内部安装腔内,所述顶锥轴的头部套装有所述顶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锥头紧固连接所述顶锥轴的头部外环面,所述顶锥轴的尾部从后向前依次套装有平面轴承、衬套、深沟球轴承,所述平面轴承、衬套、深沟球轴承均位于所述滑套的内部安装腔内,滑套定位螺栓贯穿所述滑套的外壁后紧压于所述深沟球轴承的外圈。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深沟球轴承具体为两个,分别为前深沟球轴承、后深沟球轴承,两个所述深沟球轴承分别套装于所述顶锥轴,两个深沟球轴承足以承受工作状态下的轴向力;
所述顶锥头套装于所述顶锥轴的头部后、通过键销结构固定两者的径向位置,所述顶锥头的内孔的内壁、定轴轴的头部的外环面上的对应位置分别开有键槽,销结构的分别位于两个所述键槽内;
所述顶锥头的尾部外环面开有径向的定位孔,顶锥固定顶丝贯穿所述定位孔后紧压于所述销结构;
所述顶锥轴的头部、尾部之间设置有定位轴环,所述顶锥头的后端面紧贴所述定位轴环的前端面,所述前深沟球轴承的内圈的前端面紧贴所述定位轴环的后端面;
所述滑套的内部安装腔包括尾部导向腔、前部安装腔,所述尾部导向腔的直径小于所述前部安装腔,所述尾部导向腔的直径大于所述顶锥轴的直径;
两个所述深沟球轴承的外圈的外环面分别紧贴所述滑套的内壁,所述滑套对应于所述前深沟球轴承的外圈的前端面位置设置有第一卡簧定位槽,第一卡簧嵌装于所述第一卡簧定位槽,所述前深沟球轴承的外圈的前端面紧贴所述第一卡簧布置;
所述平面轴承的后端面的外侧部分贴装于所述前部安装腔的后定位面,确保平面轴承能有效承受轴向力;
所述顶锥轴的尾部对应于所述平面轴承的后端面位置处设置有第二卡簧定位槽,第二卡簧嵌装于所述第二卡簧定位槽,所述平面轴承的后端面的内侧部分紧贴所述第二卡簧布置;
所述平面轴承、后深沟球轴承之间布置有衬套,所述衬套为圆锥台形收口结构,所述衬套的直径小的一面为前端面、直径大的一面为后端面,所述衬套的前端面紧贴所述后深沟球轴承的内圈后端面,所述衬套的后端面紧贴所述平面轴承的前端面。
采用本发明的结构后,顶锥轴上装设了深沟球轴承和平面轴承,顶锥在受到外力的作用下,由于顶锥头紧固连接所述顶锥轴的头部外环面,顶锥轴与顶锥同步运转,设备在制程过程中顶锥轴上的深沟球轴承能充分承受收线轮及线轮上所收的线材所带来的径向力,同时顶锥轴上安装的平面轴承亦能充分承受两顶锥之间的轴向力,其使得收线机工作时顶锥头和顶锥轴一起转动,转动产生的径向力、轴向力通过套装于顶锥轴的轴承承受,确保顶锥头的转动顺畅,且整个结构的工作寿命长,确保收线机正常良好工作、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序号所对应的标注名称如下:
顶锥头1、顶锥轴2、滑套3、内部安装腔4、销结构5、平面轴承6、衬套7、前深沟球轴承8、后深沟球轴承9、滑套定位螺栓10、定位孔11、顶锥固定顶丝12、定位轴环13、尾部导向腔14、前部安装腔15、第一卡簧定位槽16、第一卡簧17、第二卡簧定位槽18、第二卡簧1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宝兴电线电缆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宝兴电线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662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设备外壳风扇控制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发送同步帧传输请求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