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瓦斯煤体水力压裂诱导动态损伤模拟监测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62801.7 | 申请日: | 2014-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970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马衍坤;刘泽功;刘静;蔡峰;成云海;刘健;王维德;汪斌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12 | 分类号: | G01N3/12;G01N29/14 |
代理公司: | 合肥顺超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120 | 代理人: | 周发军 |
地址: | 23200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瓦斯 水力 诱导 动态 损伤 模拟 监测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含瓦斯煤体水力压裂诱导动态损伤模拟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容纳立方体煤样的密封腔体,所述密封腔体包括腔体底座、腔体侧壁、密封盖和压舌,所述压舌穿过所述密封盖对立方体煤样施加垂向压力,该监测装置还包括声发射监测单元、围压单元、水力压裂单元和瓦斯注入单元,所述围压单元通入所述密封腔体内对立方体煤样施加围压,所述瓦斯注入单元通入所述密封腔体对立方体煤样注入瓦斯气体,所述水力压裂单元通入所述密封腔体对立方体煤样进行水力压裂,所述声发射监测单元通入所述密封腔体对立方体煤样采集声发射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瓦斯煤体水力压裂诱导动态损伤模拟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声发射监测单元包括声发射信号分析仪、至少六个声发射探头及声发射信号线,所述声发射探头分布在所述密封腔体内,所述声发射信号线一端与所述声发射探头连接,所述声发射信号线另一端与位于密封腔体外的所述声发射信号分析仪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瓦斯煤体水力压裂诱导动态损伤模拟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围压单元包括氮气管、高压氮气瓶和压力机,所述氮气管上设有围压卸压阀,所述氮气管通入所述密封腔体内,所述高压氮气瓶通过减压阀与所述氮气管连接,所述压力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压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瓦斯煤体水力压裂诱导动态损伤模拟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瓦斯注入单元包括高压软管和高压瓦斯气瓶,所述高压瓦斯气瓶通过气路阀门与所述高压软管相连,所述高压软管通入到所述密封腔体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含瓦斯煤体水力压裂诱导动态损伤模拟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力压裂单元和所述瓦斯注入单元共用所述高压软管,在所述高压软管与所述水力压裂单元、瓦斯注入单元连接的管路上设置有三通阀,所述水力压裂单元包括压裂水泵、水箱,所述压裂水泵通过水路阀门与所述高压软管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含瓦斯煤体水力压裂诱导动态损伤模拟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数据采集单元,所述数据采集单元包括数据采集仪,以及分别连接所述数据采集仪的水路压力传感器、气路压力传感器,所述水路压力传感器连接采集水力压裂单元,用于监测注入的水压,气路压力传感器连接于高压软管,用于监测高压软管中的气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含瓦斯煤体水力压裂诱导动态损伤模拟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真空泵,所述真空泵通过真空泵阀门与所述高压软管连接,用于对所述高压软管抽真空。
8.一种权利要求1—7之一所述的含瓦斯煤体水力压裂诱导动态损伤模拟监测装置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煤矿井下采集的大块煤体加工成立方体煤样;
(2)、在煤样正中位置设有压裂钻孔,将高压软管伸入压裂钻孔内,并采用密封胶将高压软管管壁与压裂钻孔孔壁密封;
(3)、在煤样指定位置布置所述声发射探头;
(4)、在煤样表面上涂抹密封层;
(5)、所述氮气管通入所述密封腔体内,且所述氮气管位于所述煤样体外;利用压力机通过所述压舌向所述煤样施加指定的垂向压力,同时打开减压阀,通过所述高压氮气瓶向所述密封腔体内加压,达到指定压力后关闭减压阀;
(6)关闭监测装置的所有阀门,打开真空泵阀门,利用真空泵对高压软管抽真空30—40分钟后,关闭真空泵阀门;
(7)打开气路阀门,利用所述高压瓦斯气瓶向煤样内注入指定压力的瓦斯气体,注气24—72小时煤体吸附瓦斯平衡后关闭气路阀门。
(8)、使所述水路阀门的水平高度低于所述压裂钻孔的水平高度,通过所述压裂水泵向高压水管内注入高压水,直至水路压力传感器达到气路压力传感器示值后,停止压裂水泵;
(9)、开启声发射信号监测仪和数据采集仪,打开水路阀门,开启压裂泵向煤样内注入高压水进行压裂试验,实时采集声发射信号和压力信号;
(10)、利用实时监测的声发射信号的事件数和强度来分析水力压裂煤体的破裂特征,并利用声发射实时定位分析技术,对水力压裂过程煤样的声发射源实时定位,利用定位点的时空变化来分析水力压裂煤体的动态损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6280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