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松型BTM天线接头及其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61168.X | 申请日: | 2014-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1953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6 |
发明(设计)人: | 梅晓云;周必海;赵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02 | 分类号: | H01R13/502;H01R13/52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1119 | 代理人: | 韩天宝 |
地址: | 471003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松型 btm 天线 接头 及其 安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连接器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了一种防松型BTM天线接头及其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运用于机车、航天等振动环境较高的领域中的电连接器,必须能够满足GB/T 21563-2008《轨道交通机车车辆设备冲击和振动试验》最严酷等级振动试验要求,而BTM天线接头就是上述电连接器中的一种。传统的BTM天线接头如图1所示,其包括壳体101,壳体101的后端从前向后依次装配有垫圈102、胶垫103和尾套104,其中垫圈102、胶垫103均通过与壳体101螺纹配合的尾套105被压紧,垫圈102被压紧后能够裹紧在相应的线缆上以实现密封。
通过以上描述可知,现有的BTM天线接头的垫圈、胶垫和尾套仅仅是靠螺纹固定,并且在使用过程中,穿过尾套的线缆与尾套直接接触,在振动的环境下或者是线缆摆动的情况下,难免的会导致尾套松动的情况出现,尤其是在线缆摆动时,其产生的力不断的掰扯尾套,十分容易引起尾套的松动,一旦出现尾套松动的情况,则会导致BTM天线接头尾部整体后退,进而引起外导体连接不可靠的问题。同时,胶垫容易产生腐蚀,而夹在尾套与垫圈之间的胶垫被腐蚀,则其长度必将发生变化,最终导致尾套的锁紧失效,这也会导致尾套松脱的问题出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松型BTM天线接头,以解决现有防松型BTM天线接头的尾套易松脱的问题。
同时,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防松型BTM天线接头的安装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防松型BTM天线接头采用以下技术方案:防松型BTM天线接头,包括壳体,壳体的后端装配有尾套和用于与相应的进入壳体的线缆密封配合的密封部件,尾套与壳体螺纹配合,所述尾套和壳体之间设有防倒转机构,密封部件包括设于尾套内的减振密封圈。
所述防倒转机构包括顶装在尾套前端与壳体之间的弹性内齿垫圈。
所述内齿垫圈与壳体之间设有垫片,垫片与壳体之间止旋配合。
所述防倒转机构包括设在壳体与尾套之间的顶丝。
还包括防护外壳组件,防护外壳组件包括用于夹紧BTM天线接头的安装面板的前护套和后护套,前、后护套螺纹配合,所述壳体上设有外翻沿,壳体的外翻沿被夹紧在后护套的前端与前护套之间。
防松型BTM天线接头的安装结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防松型BTM天线接头的安装结构,包括防松型BTM天线接头和安装面板,所述防松型BTM天线接头包括壳体,壳体的后端装配有尾套和用于与相应的进入壳体的线缆密封配合的密封部件,尾套与壳体螺纹配合,所述尾套和壳体之间设有防倒转机构,密封部件包括设于尾套内的减振密封圈。
所述防倒转机构包括顶装在尾套前端与壳体之间的弹性内齿垫圈。
所述内齿垫圈与壳体之间设有垫片,垫片与壳体之间止旋配合。
所述防倒转机构包括设在壳体与尾套之间的顶丝。
壳体的外部还装配有防护外壳组件,防护外壳组件包括用于夹紧BTM天线接头的安装面板的前护套和后护套,前、后护套螺纹配合,所述壳体上设有外翻沿,壳体的外翻沿被夹紧在后护套的前端与前护套之间。
由于本发明的防松型BTM天线接头将所述密封部件设为了设于尾套内的减振密封圈,因此可以消除现有技术中的胶垫所带来的松脱隐患,同时也使得可以在尾套和壳体之间设置防倒转机构,从而解决了现有防松型BTM天线接头的尾套易松脱的问题。
更进一步的,弹性内齿垫圈可以使尾套与壳体之间产生越旋越紧的趋势,不但能实现放松,而且可以使壳体与尾套结合的更加紧密;防护外壳组件实现了BTM天线接头的全方位屏蔽。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BTM天线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防松型BTM天线接头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去掉防护外壳组件);
图3是本发明的防松型BTM天线接头的实施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防松型BTM天线接头的实施例,如图2-3所示,该防松型BTM天线接头包括壳体11,壳体11的后端装配有尾套12和用于与相应的进入壳体11的线缆密封配合的密封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6116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节能取暖炉
- 下一篇:带有缺水判断功能的加热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