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砂岩型铀矿层间氧化带特征的研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59047.1 | 申请日: | 2014-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1098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易超;李西得;王明太;张康;陈心路 | 申请(专利权)人: |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V9/00 | 分类号: | G01V9/00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刘昕宇 |
地址: | 100029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层间 分带 砂岩 地球化学 研究 砂岩型铀矿 分析测试 空间展布 典型矿床 宏观识别 样品采集 建立层 矿化 探矿 勘探 | ||
1.砂岩型铀矿层间氧化带特征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01:确立研究区目的层层间氧化带各分带砂岩的宏观识别标准
以研究区目的层砂岩氧化色及原生色为基础,结合钻孔取样结果确立研究区目的层层间氧化带氧化砂岩、原生砂岩的宏观识别标准;
S02:样品采集及分析测试
以矿床为单位,选取覆盖所述研究区内已知矿床的典型钻孔进行取样,依据步骤S01中确立的宏观识别标准在每个钻孔目的层中分别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氧化砂岩、原生砂岩的样品,并对所述样品的相关地球化学参数进行分析测试;
S03:根据分析测试结果建立层间氧化带各分带地球化学指标
以矿床为单位分别计算出氧化砂岩、原生砂岩各地球化学参数的测试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以此作为层间氧化带各分带地球化学指标;
S04:根据所述层间氧化带各分带地球化学指标查明研究区层间氧化带空间分带特征
继续选取能够覆盖所述研究区的典型钻孔进行取样,并按照步骤S02对钻孔样品进行测试分析各样品的地球化学参数,将分析结果与步骤S03中的得到的各分带地球化学指标进行比较,确定各钻孔样品的砂岩类别,并根据该类别确定每个钻孔目的层中氧化砂岩厚度和原生砂岩厚度以及两种砂岩厚度的比值,并根据该比值,在研究区底图上分别将氧化带、氧化还原过渡带及原生带勾绘出来,继而查明研究区层间氧化带各分带的空间展布特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砂岩型铀矿层间氧化带特征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经历过油气二次还原过程的研究区,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01中,区分氧化砂岩中的二次还原砂岩和古氧化残留砂岩,分别确立其宏观识别标准;
在步骤S02中分别对二次还原砂岩和古氧化残留砂岩进行取样,并分别进行分析测试;
在步骤S03中分别给出二次还原砂岩和古氧化残留砂岩的地球化学指标;
在步骤S04中分别计算二次还原砂岩和古氧化残留砂岩的厚度,二者相加即为氧化砂岩厚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砂岩型铀矿层间氧化带特征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02中,分析测试的地球化学参数包括物质成分、环境指标、还原介质含量。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砂岩型铀矿层间氧化带特征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对物质成分的分析测试包括全岩及粘土含量分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砂岩型铀矿层间氧化带特征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对环境指标的分析测试包括对用来确定砂岩的氧化还原类型的Fe2+及Fe3+含量的分析和用来确定砂岩的胶结程度的CaO含量的分析。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砂岩型铀矿层间氧化带特征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对还原介质含量的分析包括固态还原介质含量和气态还原介质含量的分析,对固态还原介质含量的分析包括对全岩S和有机C的分析,对气态还原介质含量的分析包括对酸解烃含量的分析。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砂岩型铀矿层间氧化带特征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04中,根据比值在研究区底图上分别将氧化带、氧化还原过渡带及原生带勾绘出来的步骤具体如下:
利用ArcGIS软件将比值数据以饼图的形式投影到研究区底图上,若某钻孔的饼图显示全部为氧化砂岩,则该钻孔位于氧化带中,若某钻孔的饼图显示既有氧化砂岩,又有原生砂岩,则该钻孔位于氧化还原过渡带中,若某钻孔的饼图显示全部为原生砂岩,则该钻孔位于原生带中,根据每个钻孔的饼图显示的内容在底图上将氧化带、氧化还原过渡带及原生带勾绘出来。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砂岩型铀矿层间氧化带特征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03中,还包括将得到的各地球化学参数的测试数据的平均值做成柱状图的步骤,具体如下:
以矿床为单位,利用各类型砂岩各项分析数据平均值,分别制作对比柱状图,用不同颜色来代表不同类型的砂岩,以便更直观的分析不同类型砂岩的微观特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未经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5904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农田土壤水分遥感反演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基于串行总线的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