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精准定向、高效的防治害虫的杀虫组合物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555320.3 申请日: 2014-10-15
公开(公告)号: CN105594747A 公开(公告)日: 2016-05-25
发明(设计)人: 秦龙;李巧军;钱志刚;黄海燕;周曙光;周卫星;徐亚卿;徐利国;姜玲;金良子;刘春杰;陈根良;李包友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01N63/02 分类号: A01N63/02;A01N43/40;A01N47/06;A01N43/56;A01N57/12;A01N43/90;A01N37/28;A01N43/707;A01N47/02;A01N47/38;A01N57/20;A01N63/04;A01N43/22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311600 ***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精准 定向 高效 防治 害虫 杀虫 组合 及其 使用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提高农药生物利用率的方法,更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含有 一种或多种杀虫剂与靶标昆虫聚集信息素的杀虫组合物,用于提高农药的利用率。

背景技术

早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化学农药在农作物上大规模使用,极大地提高了农 作物的产量,推动了农业的迅速发展。在农业病虫害防治上,化学农药具有见效 快、效果好、用药成本低等特点,深受广大农户的喜爱,迄今为止,化学农药用 药占有很大的比例,约95%,是我国有害生物治理中最主要的手段和措施。近年 来,由于单一用药或不科学用药,已经导致许多病虫害对当前使用的农药产生了 抗性,,成为化学防治的一大难题。与此同时,大量害虫天敌也被杀灭,严重破坏 了农田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更加让人担心的是,国内的植保机械落后,加上 使用方法不当,农药产品剂型落后,不能均匀施药,导致农药利用率极低,资料 显示,2005年,我国全年的农药使用量22万吨以上,农药只有30%左右的农药被 有效利用,70%左右的农药不仅没有发挥防治害虫的作用,增加了农民的用药成本, 还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据有关专家初步测算,如果把农药有效利用率提高到50%,提升20个百分点, 仅在减少成本这一项就可增加农民收入100亿元以上。从2005年到2013年近十 年间,我国主要农药产品基本完成更新换代,有效成分亩用量从几百克下降到几 十克甚至几克;新型高效精准植保器械得到大规模应用。施药主体人群的科技素 质得到大幅度提高,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快速推进,然而,农药有效利用率还 是固步不前,停留在30%左右,70%的农药流失到土壤、水源或漂移到环境中。 在人类工业文明发展到今天的这个阶段,尤其是在我国的现阶段,环境的破坏已 经严重影响人类生活的进步,治理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已迫在眉睫。因此,合理 高效利用化学农药成为当前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精准定向、高效的杀虫方法,具体而言是提供了一 种防治害虫的杀虫组合物,该组合物包含有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杀虫剂和一种靶标 昆虫聚集信息素,通过靶标昆虫聚集信息素和杀虫剂的协同作用,能实现精准定 向的杀虫目的,减少杀虫剂在使用过程中的浪费,提高杀虫剂的有效利用率,同 时降低农民的用药成本,延长化学农药的使用寿命,减缓抗性产生。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主要涉及一种精确定向、高效防治靶标昆虫的杀虫组合物,该组合物包 含一种或两种以上杀虫剂和一种靶标昆虫聚集信息素。所述的杀虫剂与靶标昆虫聚 集信息素质量比为0.001~100000000:1,优选0.002~10000000:1,特别优选 0.1~5000000:1,进一步优选100~30000:1。

杀虫组合物中所指的杀虫剂包括新烟碱类、拟除虫菊酯类、苯甲酰脲类、有机 磷类杀虫剂、真菌杀虫剂、酰胺类杀虫剂、苯基吡唑类杀虫剂、吡啶类杀虫剂、季 酮酸类杀虫剂、蜕皮激素类杀虫剂、杀蚕毒素类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组合。

其中,新烟碱类杀虫剂包括吡虫啉、啶虫脒、噻虫嗪、烯啶虫胺、呋虫胺、噻 虫嗪、噻虫胺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包括高效氟氰菊酯、氯氰菊酯、溴氰菊酯、联苯菊酯、氰 戊菊酯、高效氟氯氰菊酯、氟氯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氯氟氰菊酯、苯醚菊酯、 甲氰菊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苯甲酰脲类杀虫剂包括氟啶脲、氟苯脲、氟虫脲、氟螨脲、氟铃脲、灭幼脲、 杀铃脲、除虫脲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有机磷类杀虫剂包括毒死蜱、丙溴磷、三唑磷、马拉硫磷、喹硫磷、敌百虫、 乙酰甲胺磷、杀螟磷、氧化果乐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真菌杀虫剂包括甲维盐、阿维菌素、多杀菌素、乙基多杀菌素、浏阳霉素、梅 岭霉素、苏云杆菌、白僵菌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酰胺类杀虫剂包括氯虫苯甲酰胺、氟虫酰胺、氟虫双酰胺、四氯虫酰胺、溴氰 虫酰胺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苯基吡唑类杀虫剂包括丁虫腈、氟虫腈、乙虫腈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吡啶类杀虫剂包括溴虫腈、呲蚜酮、氰氟虫腙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季酮酸类杀虫剂包括螺虫乙酯、螺虫酯、螺螨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蜕皮激素类杀虫剂包括虫酰肼、甲氧虫酰肼、氯虫酰肼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杀蚕毒素类杀虫剂包括杀虫单、杀虫环、杀虫丁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5532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