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初模和口模的配合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54523.0 | 申请日: | 2014-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107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陈向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清才府玻璃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11/06 | 分类号: | C03B11/06;C03B19/02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曹康华 |
地址: | 31321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配合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玻璃瓶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初模和口模的配合结构。
背景技术
在玻璃瓶的生产制造过程中,需要将熔制好的玻璃料通过初模、口模、口圈、芯子以及闷头的配合使得玻璃瓶初步成型,其中,口模用来形成玻璃瓶瓶口,主要形成瓶口的整体形状、尺寸大小、瓶口螺纹等,是制造玻璃瓶的重要模具之一,具体地说,在制造玻璃瓶瓶口的过程中,需要初模抱紧口模给口模以作用力,口模内的玻璃瓶口成型后再打开口模和初模,但是如果制造的玻璃瓶瓶口高度为30mm以上的高瓶口,此时由于初模抱不紧口模或者初模抱紧口模时的作用力集中在口模的上端,就会导致靠近瓶口的部分容易变形,瓶口处的合缝线粗,瓶口易出现翘开合不拢,从而达不到该瓶口所需的使用要求,严重影响着玻璃瓶的生产质量。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阐述,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能解决制造高瓶口玻璃瓶时瓶口合缝线粗以及翘开合不拢的初模和口模的配合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能解决制造高瓶口玻璃瓶时瓶口合缝线粗以及翘开合不拢的初模和口模的配合结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初模和口模的配合结构,包括口模以及与口模相配合的初模,所述的口模自上而下依次包括燕尾部、腰部以及夹持部,所述的初模与口模相配合的部分自上而下依次包括容纳燕尾部的燕尾部槽以及容纳腰部的腰部槽,燕尾部槽的纵向高度A比燕尾部的纵向高度A1高0.02~0.04mm,且燕尾部槽的横向宽度B比燕尾部的横向宽度B1长1.8~2.2mm;所述腰部槽的纵向高度C为腰部纵向高度C1的2/3~4/5,且腰部槽的横向宽度D比腰部的横向宽度D1短0.03~0.1mm。
所述的燕尾部槽整体适当的大于燕尾部,这是为了燕尾部更好地配合在燕尾部槽内,如果燕尾部槽与燕尾部之间的尺寸相差过小,就会导致燕尾部槽抱不紧燕尾部,即初模抱不紧口模,从而导致瓶口的合缝线粗,不能更好地实现瓶口的成型;将腰部槽的纵向高度C设置为腰部纵向高度C1的2/3~4/5,使得口模的腰部大部分配合在初模内,改变了初模在口模上作用力的位置,且腰部槽的横向宽度D比腰部的横向宽度D1短0.03~0.1mm,这是为了初模能更好地将口模夹紧,这样就很好的解决了制造高瓶口玻璃瓶时瓶口翘开合不拢的问题。
作为优选,所述腰部槽的纵向高度C为13~15mm。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能解决制造高瓶口玻璃瓶时瓶口合缝线粗以及翘开合不拢的初模和口模的配合结构。本发明中所述的燕尾部槽整体适当的大于燕尾部,这是为了燕尾部更好地配合在燕尾部槽内,如果燕尾部槽与燕尾部之间的尺寸相差过小,就会导致燕尾部槽抱不紧燕尾部,即初模抱不紧口模,从而导致瓶口的合缝线粗,不能更好地实现瓶口的成型;将腰部槽的纵向高度C设置为腰部纵向高度C1的2/3~4/5,使得口模的腰部大部分配合在初模内,改变了初模在口模上作用力的位置,且腰部槽的横向宽度D比腰部的横向宽度D1短0.03~0.1mm,这是为了初模能更好地将口模夹紧,这样就很好的解决了制造高瓶口玻璃瓶时瓶口翘开合不拢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口模的内部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初模的内部结构图;
图3为发明实施例口模与初模相配合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实施例:一种初模和口模的配合结构,如图1~3所示,包括口模1以及与口模1相配合的初模2,所述的口模1自上而下依次包括燕尾部11、腰部12以及夹持部13,所述的初模2与口模1相配合的部分自上而下依次包括容纳燕尾部11的燕尾部槽21以及容纳腰部12的腰部槽22,燕尾部槽21的纵向高度A比燕尾部11的纵向高度A1高0.03mm,且燕尾部槽21的横向宽度B比燕尾部11的横向宽度B1长2mm;所述腰部槽22的纵向高度C为腰部12纵向高度C1的2/3,所述腰部槽22的纵向高度C为15mm,且腰部槽22的横向宽度D比腰部12的横向宽度D1短0.5mm。
本发明中所述的燕尾部槽21整体适当的大于燕尾部11,这是为了燕尾部11更好地配合在燕尾部槽21内,如果燕尾部槽21与燕尾部11之间的尺寸相差过小,就会导致燕尾部槽21抱不紧燕尾部11,即初模2抱不紧口模1,从而导致瓶口的合缝线粗,不能更好地实现瓶口的成型;将腰部槽22的纵向高度C设置为腰部12纵向高度C1的2/3,使得口模1的腰部12大部分配合在初模2内,改变了初模2在口模1上作用力的位置,且腰部槽22的横向宽度D比腰部12的横向宽度D1短0.03~0.1mm,这是为了初模2能更好地将口模1夹紧,这样就很好的解决了制造高瓶口玻璃瓶时瓶口翘开合不拢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清才府玻璃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德清才府玻璃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545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学习提醒方法及穿戴式设备
- 下一篇:一种造纸废水的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