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分层的环氧漆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53138.4 | 申请日: | 2014-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568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8 |
发明(设计)人: | 魏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格瑞特涂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63/00 | 分类号: | C09D163/00;C09D175/04;C09D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612***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层 环氧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漆料,尤其涉及一种环氧漆。可以用在金属器材表面,起到防腐作用。
背景技术
由于材料自身的缺陷和自然环境对材料的影响,金属材料很容易产生腐蚀。金属腐蚀不仅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还可能会引发生产建设中的安全与环境问题。在各种防腐技术中,涂料由于其简单方便、成本低、适应性广,是最常用的防护措施之一。
目前防腐涂料所采用的防腐机理各异:有的是基于活波的金属粉末如锌粉对钢材的阴极保护作用,如申请号为CN201210500971.3,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冷涂锌防腐涂料》(公开号为:CN102993907A);有的是基于鳞状填料如云母氧化铁的层层叠积排列来延长腐蚀介质的渗透时间,如申请号为CN201210565408.4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一种防腐涂料》(公开号为CN102964967A);有的是引入能与基体表层氧化物反应的颜填料,如CN103709932A;有的是利用氟元素的静电保护层对其他分子的排斥能力,如CN103320000A;有的是通过微胶囊破裂后自愈合的方法,如CN1286720A。
但在实际使用中,多数单层涂料不能达到良好的防护效果,通常需要几种类型的涂料配套使用才能满足需求。每层涂料需要分别施工,工序多,时间长,费用高,且两层之间的附着力差,使用寿命短,严重影响复合涂层的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一次施工就能自动完成分层的环氧漆。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分层的环氧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组分及其重量配比:
进一步,所述的用带氨基的硅烷偶联剂改性的玻璃鳞片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将硅烷偶联剂配成0.5~5%浓度的水溶液或醇溶液,加入洗涤干燥后的玻璃鳞片,400~1000r/min搅拌一定时间后用蒸馏水洗涤烘干即可。
作为优选,所述的硅烷偶联剂为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氨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N-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N-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所述的氟碳侧链的环氧树脂具有如下结构简式:
其中,x、y、z为聚合度;
R1为-H、-CH3、-CH2CH3,-C6H5中之一;
R2为-CH2(CF2)mCF3,m为5~20的自然数。
进一步,所述的氟碳侧链的环氧树脂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在有氮气保护的三口烧瓶中加入已除水的乙烯基酯环氧树脂和含氟烯烃,并加入单体含量0.5~5%的偶氮二异丁腈,60~80℃下反应4~5小时即可。
进一步,所述的羧酸侧链的环氧树脂具有如下结构简式:
其中,p、q、r为聚合度;
R1为-H、-CH3、-CH2CH3,-C6H5中之一;
R3为-CH2(CH2)nCOOH,n为5~20的自然数。
进一步,所述的羧酸侧链的环氧树脂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在有氮气保护的三口烧瓶中加入已除水的乙烯基酯环氧树脂和长链烯酸,并加入单体含量0.5~5%的偶氮二异丁腈,60~80℃下反应4~5小时即可。
进一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酚A型环氧树脂为A物质和B物质反应生成的端基含乙烯基的环氧树脂,前述的A物质为E44、E51、E42中的至少一种,前述的B物质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优选,所述的异氰酸酯固化剂为脂肪族多异氰酸酯。
进一步,所述的助剂包括组分及其重量配比:6~8.4溶剂、0.1~1消泡剂、1~5成膜助剂、0.1~3流平剂、0.1~2增稠剂。
其中溶剂为二甲苯、N,N-二甲基乙酰胺、四氢呋喃、二氧六烷中的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格瑞特涂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格瑞特涂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5313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