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负极材料及应用该负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52988.2 | 申请日: | 2014-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1444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钱冠男;何向明;王莉;尚玉明;李建军;罗晶;高剑;王要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华东锂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62 | 分类号: | H01M4/6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鼎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11 | 代理人: | 哈达 |
地址: | 21569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负极 材料 应用 锂离子电池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负极材料,包括负极粘结剂,该负极粘结剂是由有机二胺类化合物与马来酰亚胺类单体通过聚合反应得到的聚合物,该马来酰亚胺类单体包括马来酰亚胺单体、双马来酰亚胺单体、多马来酰亚胺单体及马来酰亚胺类衍生物单体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应用该负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新型负极粘结剂的负极材料及应用该负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新型的绿色化学电源,与传统的镍镉电池、镍氢电池相比具有电压高、寿命长、能量密度大的优点。自1990年日本索尼公司推出第一代锂离子电池后,它已经得到迅速发展并广泛用于各种便携式设备。
粘结剂是锂离子电池正负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用于将电极活性物质粘附在集流体上的高分子化合物。其主要作用是粘结和保持电极活性物质,稳定极片结构,以缓冲充放电过程中极片的膨胀/收缩。能够用于锂离子电池的粘结剂除了具有粘结性能外,还需满足在电池的工作电压和温度范围内稳定,具有较低的内阻,避免影响电池的正常充放电循环,且不溶于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有机溶剂。目前,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的粘结剂主要是有机氟聚合物,如偏氟乙烯(PVdF)。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含有新型负极粘结剂的负极材料及应用该负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
一种负极材料,包括负极粘结剂,该负极粘结剂是由有机二胺类化合物与马来酰亚胺类单体通过聚合反应得到的聚合物,该马来酰亚胺类单体包括马来酰亚胺单体、双马来酰亚胺单体、多马来酰亚胺单体及马来酰亚胺类衍生物单体中的至少一种,该有机二胺类化合物的分子通式由式(3)或式(4)表示,其中R3与R4为二价有机取代基,
(3);
(4)。
一种锂离子电池,包括正极、负极、隔膜及电解质溶液,该负极包括上述负极材料。
本发明采用由有机二胺类化合物与马来酰亚胺类单体通过聚合反应得到的聚合物作为负极粘结剂,该粘结剂能够具有较好的粘结力,且对锂离子电池充放电循环性能影响较小,能够作为合适的负极粘结剂应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2、实施例3和比较例1的锂离子电池的循环性能曲线。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负极材料及应用该负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负极粘结剂,是由有机二胺类化合物与马来酰亚胺类单体通过聚合反应得到的聚合物。
该马来酰亚胺类单体包括马来酰亚胺单体、双马来酰亚胺单体、多马来酰亚胺单体及马来酰亚胺类衍生物单体中的至少一种。
该马来酰亚胺单体的分子通式可以由式(1)表示。
(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华东锂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清华大学,未经江苏华东锂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5298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