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类文件系统的物联网设备访问系统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52910.0 | 申请日: | 2014-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6315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谢飞;刘孜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飞 |
主分类号: | H04L12/28 | 分类号: | H04L12/28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 代理人: | 戴继翔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类 文件系统 联网 设备 访问 系统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到物联网,数据存储和管理,文件系统及其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类文件系统的物联网设备访问系统及其方法,属于计算机网络领域。它包括设备接入模块、文件系统映射模块、指令发送模块和文件系统接口模块;所述设备接入模块将多个物联网设备接入系统,系统通过接入模块和物联网设备进行通讯,设备接入模块接收物联网设备发出的数据,并能向物联网设备发送指令;所述文件系统映射模块通过设备接入模块获取多个物联网设备逻辑关系,基于设备的逻辑关系将物联网设备的数据映射到文件系统目录树上,并存储该文件系统目录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到物联网,数据存储和管理,文件系统及其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类文件系统的物联网设备访问系统及其方法,属于计算机网络领域。
背景技术
物联网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信息化技术,其核心是整合传感器网络技术、电信网络通信技术、大规模信息处理技术和移动互联网技术,实现对客观世界中各种实物和虚拟资源的精确管控和深入分析,从而极大地提高人类认知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当前,物联网技术和概念被应用到军事、采矿、医疗、重工业等产生高附加值的行业,并向智能家居、智慧城市、可穿戴设备等大众化领域扩展。
传统的物联网技术的研究主要针对传感器网络,在这个领域有大量发明专利,在此不一一列举。随着物联网应用的推广,近年来有陆续有一些针对物联网后端平台和海量数据处理的研究成果申请国家专利。申请号为CN201110286627.4、名称为“M2M 平台云系统及其处理M2M 服务的方法”的发明专利,针对M2M(机器对机器之间通讯)这种特定的物联网应用,发明了一套云平台技术用来整合多个M2M后端平台。申请号为CN201110321410.2、名称为“一种基于云计算控制物联网终端设备的系统及方法”的发明专利,通过一种基于云平台的IM(即时通讯)技术,实现物联网中“人物”、“物物”之间的通讯。以上研究工作主要关注于网络连接和平台搭建。本发明从应用接口的角度出发,提出通过一种类文件系统的接口对物联网设备进行访问。文件系统为计算机领域应用最广的数据访问方式。本发明提出的访问系统和方法将极大降低物联网应用开发门槛,有力推动物联网产业发展。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类文件系统的物联网设备访问系统及其方法,能够对物联网设备的数据进行访问,包括对物联网设备进行控制操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类文件系统的物联网设备访问系统,它包括设备接入模块、文件系统映射模块、指令发送模块和文件系统接口模块;
所述设备接入模块将多个物联网设备接入系统,系统通过接入模块和物联网设备进行通讯,设备接入模块接收物联网设备发出的数据,并能向物联网设备发送指令;
所述文件系统映射模块通过设备接入模块获取多个物联网设备逻辑关系,基于设备的逻辑关系将物联网设备的数据映射到文件系统目录树上,并存储该文件系统目录树。
该物联网设备访问系统还包括数据更新模块,数据更新模块通过设备接入模块读取物联网设备输出的新数据,并请求文件系统接口模块更新目录树中相应物联网设备的数据。
所述数据更新模块记录物联网设备输出的所有数据。
所述指令发送模块记录发送过的所有指令和指令发送给的物联网设备。
所述文件系统接口模块通过文件系统映射模块得到对应多个物联网设备数据的目录树,并将目录树通过文件系统的形式提供给用户访问。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类文件系统的物联网设备访问方法:
设备接入模块将多个物联网设备接系统,系统通过设备接入模块和物联网设备进行通讯,接入模块接收物联网设备发出的数据,并能向物联网设备发送指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飞,未经谢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529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力专用通信网混合组网系统
- 下一篇:有线电视网络设备风险检测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