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安全路口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51602.6 | 申请日: | 2014-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947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李瑞昌;李庆磊;唐国良;姜珊;赵春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中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E01C1/02 | 分类号: | E01C1/02;E01F9/08;E01F15/02 |
代理公司: | 郑州天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3 | 代理人: | 聂孟民 |
地址: | 450008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 路口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通道路,特别是一种安全路口。
背景技术
随着近年来城市的发展,城市变得越来越大,涌入城市的人口和机动车也越来越多。为了满足通行需求,道路修得越来越宽,但是通行速度和效率还是很低,于是就有了“中国式的过马路”之说。
道路太宽,行人等待时间过长,特别是在准许通行的方向没有车辆来往时,闯红灯的几率更高,发生交通事故的几率更高。
在通行规则上,我们国内大多数路口信号灯设置上有一段时间是直行同右转时重合的,特别容易出现车辆右转和行人直行互不相让,由于车辆盲区的存在,最终导致交通事故发生。
在车辆左转放行的情况下,由于直行被禁止,不少图方便的行人喜欢越过右转直行道,直接通过左转道过马路,也很容易造成交通事故。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安全路口,可有效解决十字路口容易交通拥堵和发生交通事故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十字路口、十字路口原有的交通信号灯、斑马线和绿化隔离带,所述的斑马线后移,使斑马线与路口边缘的距离为3-5m,停车线后移,使停车线与斑马线的距离为1m,实现车辆右拐远离行人,在斑马线与机动车道交界处的外边缘处设置第一压敏辅助指示带和第二压敏辅助指示带,用于行人通行辅助指示,在停车线边缘和道路入口边缘设置第一地面辅助指示带和第二地面辅助指示带,用于车辆通行辅助指示。
本发明结构新颖独特,简单合理,安全方便,占地面积小,造价低,在原有十字路口基础上稍加改动即可,大大减少了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是十字路口上的创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平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地面辅助指示带和第二地面辅助指示带结构示意图;
其中,A为俯视图,B为剖面主视图,C为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压敏辅助指示带和第二压敏辅助指示带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A、B、C、D和E分别为俯视图、固定基俯视图、剖面主视图图、剖面侧视图和固定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控制时序示意图;
其中A、B、C、D、E、F表示十字路口原有的交通信号灯分别为南北方向直行绿灯、南北方向直行加右拐绿灯、南北方向左右拐绿灯、东西方向直行绿灯、东西方向直行加右拐绿灯、东西方向左右拐绿灯的方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3给出,本发明包括十字路口、十字路口原有的交通信号灯、斑马线和绿化隔离带,所述的斑马线后移,使斑马线与路口边缘的距离为3-5m,停车线后移,使停车线与斑马线的距离为1m,实现车辆右拐远离行人,在斑马线与机动车道交界处的外边缘处设置第一压敏辅助指示带2n、2s、2w、2e和第二压敏辅助指示带6n、6s、6w、6e,用于行人通行辅助指示,在停车线边缘和道路入口边缘设置第一地面辅助指示带1n、1s、1w、1e和第二地面辅助指示带7n、7s、7w、7e,用于车辆通行辅助指示。
为保证使用效果,所述的斑马线3n、3s、3w、3e与绿化隔离带4n、4s、4w、4e交界处设置中央停留区5n、5s、5w、5e;
所述的十字路口拐弯处设置有弧形隔离栏8,用于阻止行人、非机动车进入十字路口中央和阻止机动车违规进入人行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中医学院,未经河南中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516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