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工厂化养殖池底碳汇式净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51207.8 | 申请日: | 2014-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301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朱爱意;张建设;徐佳晶;邱本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K63/04 | 分类号: | A01K63/04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1602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厂 养殖 池底碳汇式 净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厂化养殖清洗方法,尤其涉及工厂化养殖池底碳汇式净化方法。
背景技术
工厂化养殖过程中的杀菌消毒主要是针对池底的沉积物,手段包括化学方法和物理方法。二氧化氯等化学药物对水中的病菌能起到一定的效果,但同时对养殖生物也会产生很大影响。臭氧由于对水体具有很好的杀菌作用,因而臭氧发生器在水产养殖过程中被逐渐接受,但臭氧发生器在水产养殖使用过程中遇到许多问题,主要包括:臭氧在水体中的合适添加量,臭氧残留的监测和去除,以及适合哪些养殖品种等。如授权公告号为CN 101224915 B的中国发明专利,就是典型的紫外杀菌方式,类似方法在国外工厂化养殖场采用也较多。在欧洲,丹麦等这些国家建成的不同养殖场对不同的鱼类品种进行循环水系统养殖,大都采用了管道式紫外线杀菌装置对养殖排出来水进行杀菌。这种管道式紫外线杀菌对水体的流速、水流的表面积设计要求严格,并且其造价较高,施工比较复杂,维护起来困难,不适合国内养殖现状;更重要的是由于水体在管道中的停留时间较短,因而杀菌效果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提供一种构思新颖、具有辅助消毒功能、人工干预少、水质净化成本廉、换水量明显减少的工厂化养殖池底碳汇式净化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工厂化养殖池底碳汇式净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①吸附步骤:将能吸附养殖池污物的污物吸附基投入养殖池水体内;
②清洗步骤:将步骤①的吸附有养殖池污物的污物吸附基经管道输送到吸附基清洗装置内进行清洗;
③再利用步骤:将步骤②处理的污物吸附基经管道输送回养殖池重复步骤①;
吸附基清洗装置包括具有进水管和出水管的储水箱;储水箱内设有能以机械方式清洗污物吸附基的滚筒清洗组件;储水箱侧面附近设有能将水注入及排出滚筒清洗组件的三通阀;滚筒清洗组件连接有电机;三通阀的接口端与滚筒清洗组件共轴连接。污物吸附基在养殖池水体底部将有机碎屑、粪便、蛋白等污物吸附后通过管路在经储水箱三通阀,由接口端排入滚筒清洗组件。通过电机带动滚筒清洗组件的滚动进行物理清洗,同时滚筒清洗组件处于储水箱,部分浸泡在储水箱的水面以下,储水箱里的水可以加入洗涤剂增加清洗效果。然后,将洗涤污水排出,再注入清水,污物吸附基和水混合后由三通阀抽出,重新流回养殖场,再次吸附养殖池底部的污物。接口端与滚筒清洗组件共轴连接能实现污物吸附基的放入和排出无需人为手动操作,并且成本低廉,可以按需长时间关闭紫外杀菌器或蛋白分离器,因此换水量减小很多。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措施还包括:①吸附步骤:将能吸附养殖池污物的污物吸附基投入养殖池水体内;
②清洗步骤:将步骤①的吸附有养殖池污物的污物吸附基经管道输送到吸附基清洗装置内进行清洗;
③再利用步骤:将步骤②处理的污物吸附基经管道输送回养殖池重复步骤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学院,未经浙江海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5120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高肉鸭孵化率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于螃蟹苗种筛选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