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频天线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44604.2 | 申请日: | 2014-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763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黄必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36 | 分类号: | H01Q1/36;H01Q1/38;H01Q1/44;H01Q5/10;H01Q5/20 |
代理公司: |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专利中心 11010 | 代理人: | 秦莹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天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频天线。
背景技术
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相关的通讯产品日趋多样化,近年来消费者对通讯 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无论从外观还是功能。对于手机而言,超薄手机一直是 众多手机设计商及消费者们所追求的。作为手机设计的关键一环,天线设计的 好坏直接决定了通讯质量。而超薄手机则因为空间的限制给天线设计带来了巨 大的挑战。
通常移动通讯终端包括GSM850/GSM900/DCS/PCS/W2100,其频率范围 为824MHz-960MHz、1710MHz-2170MHz。但随着4G技术的发展,频带要求 越来越多,尤其是低频,有些频段甚至低至700MHz,这就对天线设计提出了 更高的带宽要求。
人们为了追求美观与更好的质感,在手机设计时多增加金属外观件,尤其 以金属边框为主,例如IPHONE。但是目前市面上的大部分含有金属外框的手 机都是将金属边框开槽,然后将其设计为天线的一部分,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 响了整机的美观性。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天线设计不能够满足在金属边框不开槽的前提下实现 多频带和高效率问题,提出了本发明以便提供一种多频天线。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频天线,包括:终端的全封闭金属边框1、PCB板2、 接地元件3、接金属边元件4、天线支架5、以及天线辐射体6,其中:接地元 件3与PCB板2的铺铜区域和天线辐射体6连接,接金属边元件4与全封闭 金属边框1和天线辐射体6连接,天线支架5固定于PCB板2的净空区域, 天线辐射体6设置于天线支架5上,天线辐射体6包括天线主体61和与天线 主体61相连接的馈电点62,天线主体61包括:彼此相连接的高频辐射部分 611和低频辐射部分612、以及与馈电点62、接金属边元件4、以及接地元件3 相连接的辐射壁613,高频辐射部分611和低频辐射部分612分别与全封闭金 属边框1形成耦合,辐射壁613设置于PCB板2的净空区域上,馈电点62与 PCB板2上的微带馈电网络相连接。
优选地,接地元件3为PCB微带线。
优选地,接金属边元件4通过顶针或弹片形式与全封闭金属边框1相连接。
优选地,接金属边元件4为电容或电感,通过改变电容或电感值对天线的 工作带宽进行调整。
优选地,天线主体61的高频辐射部分611和低频辐射部分612设置于天 线支架5的侧面,馈电点62和辐射壁613设置于天线支架5的底面。
优选地,馈电点62通过焊接方式与PCB板2上的微带馈电网络相连接。
优选地,高频辐射部分611的末端通过折弯方式延长天线的长度,通过调 节高频辐射部分611的末端对天线的高频辐射谐振进行调整。
优选地,低频辐射部分612的末端通过折弯方式延长天线的长度,通过调 节低频辐射部分612的末端对天线的低频辐射谐振进行调整。
优选地,天线支架5为L型天线支架。
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
通过接金属边元件将全封闭金属边框和天线辐射体连接,天线辐射体的高 频辐射部与低频辐射部分别与全封闭金属边框形成耦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 能够在金属边框不开槽的前提下实现多频带和高效率问题,借助于本发明实施 例的技术方案,实现了在金属边框不开槽的前提下,提高了天线性能和宽频带 效率。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 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 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 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 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 部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多频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天线辐射体的详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经过电路匹配后的天线回波损耗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天线效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446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