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学成像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42706.0 | 申请日: | 2014-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7302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5 |
发明(设计)人: | 布莱恩·罗伯森;李昆;初大平;姚峻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剑桥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B21/20 | 分类号: | G03B2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05 | 代理人: | 刘芳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 成像 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光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学成像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投影技术的发展,市场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低成本、高亮度的短焦投影产品。利用多个这样的短焦投影组成的阵列,可以构造出无缝的大尺寸显示系统。随着投影的普及,类似的大尺寸显示系统的成本将不断降低,从而有可能用于会议及家庭娱乐。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如果显示的屏幕较大,则安装屏幕时需要有支撑结构件的配合。同时这样的屏幕用于视频通讯时,还需要考虑合理的摄像头的布置。这些问题在屏幕尺寸变大时都将成为技术上的难题。
但现有技术中,支撑结构件往往为非透明材料构成,对于在不影响投影效果的前提下如何将支撑结构件安装在屏幕表面的问题,目前还没有有效的解决办法。另外,对于把采集系统集成到显示屏幕上的方法主要是有把摄像头及采集透镜安装在屏幕中心。通过在屏幕上开孔或者利用电可切换的散射物质做屏幕使得摄像头可以拍摄到屏幕前的场景。例如,在背投系统的屏幕上使用了聚合物分散液晶(polymer dispersed liquid crystal,PLDC),利用液晶的特性,使得屏幕在一定的时间内透明,从而可以采集图像。
然而,上述采用电可切换物质做屏幕的最大缺陷是,相机只能在屏幕透明的瞬间采集图像,因此要求相机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另外,相机快门必须具备非常短的启动及/关闭时间以避免闪烁效应,同时还必须提供复杂度同步系统,以保证相机和屏幕的同步。
因此,现有技术中,将采集系统或支撑结构件等非透明物体集成到显示屏幕上的方法存在实现难度较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光学成像处理系统,用以解决现有的投影系统中,将非透明物体集成到显示屏幕上的方法存在实现难度较大的问题。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光学成像处理系统,包括:
入射光源、屏幕、和至少一个光学传输介质,所述光学传输介质设置于由所述入射光源出射,投影到所述屏幕的光学成像路径中;
所述光学传输介质的入射面面向所述入射光源,所述光学传输介质的出射面面向所述屏幕;其中,所述光学传输介质的入射面和出射面之间包括至少一个腔体,所述腔体的截面形状为等腰梯形或由两个所述等腰梯形组成的六边形;
所述腔体中包括光线传输区域和用于容置物体的光线消隐区域,所述光学成像路径绕过所述光线消隐区域,经由所述光线传输区域穿过所述光学传输介质。
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腔体包括:
用于所述入射光源所发射的入射光进行入射的第一面;
用于所述入射光进行反射的第二面;
用于所述入射光进行出射的第三面;
其中,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三面分别构成所述等腰梯形的两腰;若所述入射光在所述第一面上的入射点为所述等腰梯形的一侧腰的中点时,则所述入射光在所述第三面上的出射点为所述等腰梯形的另一侧腰的中点。
根据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面贴附用于增加反射系数的镀膜。
根据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入射光在所述第一倾斜面上的入射角小于全反射角。
在第一方面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光线消隐区域的截面形状为等腰三角形或由两个所述等腰三角形组成的四边形。
根据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光学传输介质的腔体中的光线消隐区域所容置的物体包括所述屏幕的支撑杆和图像采集设备中的至少一个。
根据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种、第二种、第三种、第四种或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屏幕包括背投屏幕,所述入射光源包括投影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学成像处理系统,其中,系统包括屏幕、入射光源和至少一个光学传输介质,光学传输介质设置于由入射光源出射,投影到屏幕的光学成像路径中;光学传输介质的入射面面向入射光源,光学传输介质的出射面面向屏幕;其中,光学传输介质的入射面和出射面之间包括至少一个腔体,腔体的截面形状为等腰梯形或由两个等腰梯形组成的六边形,并且腔体中包括光线传输区域和用于容置物体的光线消隐区域,光学成像路径绕过光线消隐区域,经由光线传输区域穿过光学传输介质,从而将非透明物体放置于光线消隐区时该物体不会遮挡光线传输,造成阴影,可以解决现有的投影系统中,将非透明物体集成到屏幕上的方法存在实现难度较大的问题。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剑桥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剑桥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427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制备饲料的菌剂及其应用
- 下一篇:红外线低放射率涂料及其形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