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水资源丰富城市的生态植草沟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42662.1 | 申请日: | 2014-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139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车生泉;沈子欣;阚丽艳;陈舒;臧洋飞;郭健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C11/22 | 分类号: | E01C11/22;E03F3/02;C02F3/32 |
代理公司: | 上海旭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0 | 代理人: | 郑立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水资源 丰富 城市 生态 植草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雨水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水资源丰富城市的生态植草沟。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硬质路面的增加导致城市内涝和面源污染的问题日渐突出。
城市面源污染是指在降水的条件下,雨水和径流冲刷城市地面,使污染物进入受纳水体引起的环境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污染物是悬浮颗粒SS、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总磷TP和重金属离子等。由于不透水地面的比例增大,降雨径流具有水量大水质差的特点,导致面源污染的发生具有突发性。
因此如何通过生态的方法治理面源污染,已经成为建设生态城市,构建和谐社会的难题。
经过对现有技术检索发现,专利号为201320347705.1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山地城市多沙雨水径流分流、过滤的植草沟系统,专利号为201320347779.5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山地城市多砂径流的植草沟系统,两种植草沟系统通过不同的方法针对山地城市的径流多沙石的特点设计了砂水分离的系统,但两种技术都不适用于上海城市社区道路绿地。再如申请号为201010277742.0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布了一种初期雨水收集、分流、削峰及生态净化的方法,通过对植草沟水力计算设计植草沟的具体尺寸,同时配合雨水调蓄池实现对雨水径流污染物的控制,具有占地面积小的优点,但此方法用调蓄池收集雨水再用植草沟进行处理,需要对雨水管网进行改造,实施起来较为困难。
水资源丰富城市,例如上海,土地资源极度紧缺,城市人口密度大、面源污染严重,同时径流污染分散难以治理。
因此需要找到一种方式,能够适用于水资源丰富城市有效治理面源污染生态,同时缓减洪峰。
发明内容
有鉴于上述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适用于水资源丰富城市的生态植草沟,能够削减道路降雨径流污染物,且一定程度的缓解暴雨洪峰。
设置于人行道路一侧的生态植草沟,通过收集人行道路上的降雨径流,对其进行过滤、渗透、吸附及生物降解等一系列作用,削减径流中的污染物,达到削减降雨径流和控制径流污染的目的。
生态植草沟不仅能够有效处理小降雨事件,同时在暴雨情况下,也可以有效处理初期的降雨径流和其中的径流污染物,达到缓减洪峰和削减暴雨径流污染物的目的,本发明中的生态植草沟作为一种降雨径流管理的工程性措施,对降雨径流进行就地净化处理,控制城市小区人行道路的面源污染,占地面积小,同时具有较好的景观效果,适于在城市推广应用。
缓减市政排水管网压力,且占地面积小,结构紧凑,施工简易,又不影响绿化景观,能适用于城市居住小区人行道路的雨水径流污染控制的生态植草沟。
本发明提供一种生态植草沟,用于水资源丰富城市,生态植草沟设置于人行道路的一侧,生态植草沟从上至下依次包括植被层、种植土层、砌块砖层、渗排水管以及砾石层。
本发明提供的生态植草沟,设置于人行道路的一侧,收集人行道路上的降雨径流,对其进行过滤、渗透、吸附及生物降解等一系列作用,削减径流中的污染物,达到就地净化处理、控制径流污染的目的。
进一步地,人行道路的一侧为人行道路与绿地相邻的一侧。
本发明提供的生态植草沟,所述人行道路的一侧为人行道路与绿地相邻的一侧,也就是当人行道路的一侧或两侧设置绿地时,就可以直接将生态植草沟设置于人行道路与绿地之间,既不影响景观,又便于施工。
本发明提供的生态植草沟,降雨径流被滞纳于砾石层中,逐步缓慢下渗,最终用于补充绿地的土壤含水量,实现降雨径流的全部吸收净化,同时减少绿地浇灌用水。
进一步地,生态植草沟边缘高度低于人行道路边缘标高。
本发明提供的生态植草沟,边缘高度低于人行道路边缘标高,便于人行道路上的降雨径流通过重力作用汇集到生态植草沟。
进一步地,生态植草沟的种植土表面下凹形成弧形。
本发明提供的生态植草沟,种植土表面下凹形成弧形,形成类似沟的形状,便于对人行道路上的降雨径流进行过滤、渗透、吸附及生物降解等一系列处理,同时又不影响人行道路的通行安全。
进一步地,种植土层与砌块砖层之间设置一层土工布。
土工布是由合成纤维通过针刺或编织而成的透水性土工合成材料。成品为布状,土工布分为有纺土工布和无纺土工布。土工布具有优秀的过滤、排水、隔离、加筋、防渗、防护作用,具有重量轻、抗拉强度高、渗透性好、耐高温、抗冷冻、耐老化、耐腐蚀的特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426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圆锥形线的变形测量方法
- 下一篇: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头戴式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