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细羊毛粉改性丙烯酸水性油墨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41212.0 | 申请日: | 2014-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567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8 |
发明(设计)人: | 韩聂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澳雅合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1/107 | 分类号: | C09D11/107;C09D11/03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62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羊毛 改性 丙烯酸 水性油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印刷油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细羊毛粉改性丙烯酸水性油墨。
背景技术
油墨是日常生活中十分常用的一类着色材料,它通过印刷的方式作为文字及图案的载体,是一种黏性胶状流体,广泛的应用于书刊、包装装潢、建筑装饰等各种印刷,随着社会需求增大,油墨品种和产量也相应扩展和增长,改进油墨的使用性能,达到节能高效的生产模式始终是未来油墨发展的必然方向。
影响油墨的使用性能的因素主要在于颜料、连结料、填充料以及助剂等组成成分的性能,比如颜料影响着油墨的耐久性和着色力;连结料直接影响着油墨的固着速度、干燥速度以及印刷质量等等。因此,要改进油墨的使用性能,需要从改进这些成分的性能着手,同时提高各原料间的相容性,达到协同促进的功效,从而改进现有的油墨普遍存在的堆墨、掉版、糊版、脏版、背面粘脏等印刷质量等问题,以提高生产效率,避免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细羊毛粉改性丙烯酸水性油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超细羊毛粉改性丙烯酸水性油墨,其特征在于,该油墨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超细羊毛粉0.2-0.5、羧甲基纤维素钠1-3、二甲基丙烯酸镁1-2、没食子酸丙酯1-2、异维生素C钠0.1-0.2、固含量为55-60%的水性丙烯酸树脂乳液28-35、颜料10-15、无水乙醇4-5、去离子水20-40、月桂醇硫酸钠1-2、助剂1-2;
所述的助剂中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三乙醇胺0.1-0.2、氧化铝溶胶4-6、超细硅藻土1-2、柠檬烯1-2、无水乙醇3-5、纳米稀土铈溶胶0.2-0.4,制备方法为:先将三乙醇胺、柠檬烯充分搅拌溶解于无水乙醇中,随后加入超细硅藻土,研磨混合30-40min后,将所得浆料浓缩干燥,得到的粉体再与氧化铝溶胶、纳米稀土铈溶胶混合,完全搅拌分散均匀后即可。
所述的一种超细羊毛粉改性丙烯酸水性油墨,其制备方法为:先将没食子酸丙酯溶于无水乙醇中,随后边搅拌边加入超细羊毛粉,分散均匀后低温浓缩成膏状备用,随后再将羧甲基纤维素钠、异维生素C钠、月桂醇硫酸钠溶于去离子水中,并投入先前制备的羊毛粉混合膏状物以及其它剩余成分,继续搅拌至物料完全溶解分散后,再投入砂磨机内充分研磨,使所得浆料的粒径为≤20μm,即得。
本发明制备的油墨以水性丙烯酸树脂作为连结料,秉承了环保绿色的宗旨,并用超细羊毛粉对丙烯酸树脂进行改性,超细羊毛粉预先用没食子酸丙酯-乙醇溶液处理,延长了羊毛粉的使用寿命,添加的助剂能够改善油墨的润湿性,防止涂层气泡而影响装饰效果;本发明油墨无毒环保,防腐抗菌,使用寿命长,强度韧性兼具,印刷过程中适应性好,涂层具有一定的透湿性,适用于对包装材料有透湿性要求的场合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本实施例制备的印刷油墨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超细羊毛粉0.2、羧甲基纤维素钠2、二甲基丙烯酸镁1、没食子酸丙酯1、异维生素C钠0.1、固含量为60%的水性丙烯酸树脂乳液30、颜料10、无水乙醇5、去离子水40、月桂醇硫酸钠1、助剂1;其中助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三乙醇胺0.1、氧化铝溶胶4、超细硅藻土1、柠檬烯2、无水乙醇5、纳米稀土铈溶胶0.2,制备方法为:先将三乙醇胺、柠檬烯充分搅拌溶解于无水乙醇中,随后加入超细硅藻土,研磨混合30min后,将所得浆料浓缩干燥,得到的粉体再与氧化铝溶胶、纳米稀土铈溶胶混合,完全搅拌分散均匀后即可。
该印刷油墨的制备方法如下:先将没食子酸丙酯溶于无水乙醇中,随后边搅拌边加入超细羊毛粉,分散均匀后低温浓缩成膏状备用,随后再将羧甲基纤维素钠、异维生素C钠、月桂醇硫酸钠溶于去离子水中,并投入先前制备的羊毛粉混合膏状物以及其它剩余成分,继续搅拌至物料完全溶解分散后,再投入砂磨机内充分研磨,使所得浆料的粒径为≤20μm,即得。
将本实施例所制得的油墨印刷在纸质包装材料上,待其完全干燥后,该油墨在基材表面的性能测试结果为:
上述测试均遵循相关标准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澳雅合金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澳雅合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412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