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折流湿式除尘风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40547.0 | 申请日: | 2014-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125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7 |
发明(设计)人: | 吕景纪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纪浩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5/08 | 分类号: | F04D25/08;F04D29/66;F04D29/58;F04D29/44;F04D29/00;B01D50/00 |
代理公司: | 扬州市锦江专利事务所 32106 | 代理人: | 杨秀达 |
地址: | 22526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折流湿式 除尘 风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矿井下设备,特别是除尘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湿式除尘风机,包括滑靴机座,在滑靴机座上由前至后依次连接风机动力段、除尘净化段、液气分离脱水段。这种结构存在以下缺陷:
1、风机动力段因为气流流向变化、流体分布不均而造成风压损失、气流阻力增大、风量降低、甚至形成湍流等不利因素。
2、风机动力段处的气流由于转向而带来的压力损失,同时由于螺旋前进方向,对随后的气流脱水及除尘产生影响。
3、气流在风机内通过时,风量大、风速快,产生的噪音大。电机运行时,产生的噪音大,仅仅是自然散热,不能保护电机的安全运行。
4、除尘净化段的水流雾化效果差,并且由于供水管路直径一致,供水管路各喷嘴处的水压逐渐变小,从而影响雾化效果。
5、除尘净化段的过滤板没有良好的穿透性、吸附性、过滤性。在水流、表面张力及重力作用下,易堵塞,气流滞留时间短,除尘效果差。
6、液气分离脱水段的洁净气流中的水汽分离效果不好,洁净气流中的水汽含量大,存在脱水不尽的技术难题。
7、滑靴机座阻力大,不便于移动;并且运输难、安装不便。
综上所述,现有结构采用了简易过滤除尘、旋流脱水的传统设计理念,存在风量与体积成正比、电机耗能大及负荷重、雾化效率低、脱水不净、噪音大等缺陷,不能保证除尘风机的运行安全、能耗高、效率除尘低、脱水不彻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气流压力、气流速度、气流平衡稳定的折流湿式除尘风机。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折流湿式除尘风机,包括滑靴机座,在滑靴机座上由前至后依次连接风机动力段、除尘净化段、液气分离脱水段;所述风机动力段包括进风风道、风道整流装置、风机叶轮、电机、电机筒体、风机固定筒,风道整流装置连接在进风风道的后端,风机固定筒连接在风道整流装置的后端,电机筒体设置在风机固定筒内,电机安装在电机筒体内,电机的输出轴伸出电机筒体并连接风机叶轮,风机叶轮设置在风道整流装置的后侧;所述除尘净化段包括供水及过滤系统、气流扩散风道;所述液气分离脱水段包括污水斗、净气箱;所述风道整流装置包括整流外筒,在整流外筒内设置整流内筒、整流罩、多个整流栅、防护圈,整流罩连接在整流内筒的前端,多个整流栅沿圆周方向均匀连接在整流内筒上,防护圈连接在整流外筒与整流罩之间并且设置在多个整流栅的前侧。
本发明通过以上设计,在叶轮高速运转下,含尘气流进入除尘风机内腔,首先经过风道整流装置,它由风道整流装置前端的整流罩及13片整流栅沿整流筒圆周方向均匀焊接而成。此设计特点,避免了因为气流流向变化、流体分布不均而造成风压损失、气流阻力增大、风量降低、甚至形成湍流等不利因素。保证了气流压力、气流速度、气流平衡稳定等。
本发明的所述风机动力段还包括多个风向导流叶片,多个风向导流叶片连接在电机筒体上且设置在风机叶轮的后侧。风向导流叶片位于叶轮后面的筒体上,沿着筒体圆周均匀排列。平衡稳定的气流通过风向导流叶片时,减少了气流对除尘风机叶片的扰动以及也减少了气流由于转向而带来的压力损失。同时改变了气流的直线运行方向,变为不完全螺旋前进方向,从而为了随后的气流脱水及除尘创造条件。
本发明的风机动力段还包括散热消音腔,散热消音腔包括一组风机消音器、两组电机消音器、两根引风管,风机消音器设置在风机固定筒的内壁,风机消音器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第一微穿孔板、第一消音布、第一消音棉,第一微穿孔板与电机筒体之间形成消音风道;两组电机消音器设置在电机筒体的上下两侧,并将消音风道分隔成左右两道,每组电机消音器的一端分别与电机筒体的内腔相连通、另一端穿置在风机消音器和风机固定筒上,每组电机消音器均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第二微穿孔板、第二消音布、第二消音棉、电机散热筒,设有第二微穿孔板、第二消音布、第二消音棉后的电机散热筒的内腔形成散热通道;两根引风管均连接在电机筒体内壁,其中一根引风管向上倾斜布置、另一根引风管向下倾斜布置。通过风机消音器的设计,气流在风机内通过时,风量大、风速快,产生的噪音大,采用此设计方案,取得了良好的降噪效果。通过电机消音器的设计,电机运行时,产生的噪音大,采用此方案,降噪效果明显。引风管位于风道内壁,左右风道各一个。原有设计仅仅是自然散热,此设计借用气流加速散热,效果明显,从根本上解决散热难题,切实保护电机的安全运行。电机产生的热量与通过引风管进来的气流混合形成热气流,热气流通过散热通道排出散热消音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纪浩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纪浩环保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405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