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啤酒出酒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535748.1 | 申请日: | 2014-10-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102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 发明(设计)人: | 谢永军;刘锁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维佳创机电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7C3/02 | 分类号: | B67C3/02;B67C3/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郑自群 |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啤酒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啤酒饮酒器具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啤酒出酒装置。
背景技术
啤酒是人类最古老的,是水和茶之后世界上消耗量排名第三的饮料,在日日常就餐、聚餐或宴席等场合均必不可少;
啤酒倒进杯子里会生出许多泡沫,这种泡沫俗称为“啤酒沫”,其是在啤酒生产酿造过程中,需要把二氧化碳加以压缩,使它溶解在酒液中,当将啤酒倒出或通过设备提取出时,二氧化碳与空气中的氧气结合后便会产生许多气泡,这样在引用时严重影响啤酒的口味;
酒吧等地大批量啤酒供应地,往往需要大批量的方式进行啤酒的供应,现有技术中是通过打酒设备进行打酒,但由于出酒方式与倒酒相同,因此同样会产生大量啤酒沫,严重影响啤酒的口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啤酒出酒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出酒的过程中产生大量啤酒沫,影响啤酒口感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啤酒出酒装置,包括:
控制台体,用于支撑,放置在使用地,包括底箱及与底箱活动连接的顶盖,且底箱内设置有安装台;
流量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是否有啤酒通过或检测通过的啤酒量,设置在底箱内,且一端通过进酒管与酒桶连接;
输送控制装置,用于控制啤酒的输送且控制啤酒输送量,设置在底箱内,且一端通过输酒管与流量检测装置连通;
总控装置,用于控制根据流量检测装置发送的信号对输送控制装置进行控制,设置在底箱端面上,并分别与流量检测装置和输送控制装置连接;
盛酒装置,用于盛放输送控制装置输送的啤酒,底部穿过顶盖与安装台连接,且通过出酒管与输送控制装置另一端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盛酒装置包括:
杯体,用于盛放啤酒,穿过顶盖与安装台连接,且在杯体上设置有进酒口;
密封装置,用于在啤酒进入时开启,在停止进酒后关闭,设置在进酒口处。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密封装置包括:
密封连接柱,设置在进酒口内;
拉力弹簧,一端与杯体连接,另一端与密封连接柱连接;
密封圈,套设在密封连接柱上。
优选的,杯体与安装台螺纹连接。
优选的,杯体与安装台卡接。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总控装置包括:
控制信号接收发送装置,用于接收流量检测装置发送的流量信号,向输送控制装置发送执行信号,设置在底箱上;
操作装置,进行控制信息操作流量检测装置和输送控制装置。
优选的,操作装置为触摸操作屏。
优选的,操作装置包括显示屏和操作键盘。
优选的,输送控制装置为电磁阀。
优选的,流量检测装置为流量计。
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在总控装置的控制下啤酒通过流量检测装置和输送控制装置后自盛酒装置底部进入到盛酒装置中,这样啤酒由底部灌入,避免新灌入的啤酒与空气接触,进而使得灌入盛酒装置的啤酒中的二氧化碳无法与空气中的氧气结合,因此不会发生反应,这样便避免了啤酒沫的产生,可在降低啤酒沫产生的情况下,提高了啤酒的口感;
另外,在发明中,可以在总控装置的控制下通过流量检测装置设置特定出酒量,即当开启后可以检测出酒量,达到设定的出酒量后能够自动停止出酒;
输送控制装置在总控装置的控制下进行开启或关闭,控制出酒,且可以在总控装置的调节下,控制出酒的流量以控制啤酒在输送过程中产生的压力,进而能够控制啤酒沫的产生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种啤酒出酒装置一个实施例的俯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啤酒出酒装置另一个实施例的俯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啤酒出酒装置再一个实施例的俯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仰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维佳创机电控制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维佳创机电控制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357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