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快速溢流冷却塔的塔底结构及其快速溢流冷却塔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35233.1 | 申请日: | 2014-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713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吴志勇;杨文亮;张玉达;刘海权;胡胜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明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25/00 | 分类号: | F28F25/00;F27D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黄威;郭迎侠 |
地址: | 10004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快速 溢流 冷却塔 结构 及其 | ||
1.快速溢流冷却塔的塔底结构,包括圆筒部和连接在所述圆筒部 下端的锥形部,所述锥形部的底部开设排水口,所述圆筒部内形成第 一内腔,所述锥形部内形成第二内腔,所述第一内腔与所述第二内腔 相贯通,其特征在于,
所述圆筒部的下部外壁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内腔连通的排气口, 所述排气口上设置烟气引出管,所述烟气引出管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一 内腔内并位于所述排气口的下方;
所述第二内腔内设置挡渣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溢流冷却塔的塔底结构,其特征在 于,所述第一内腔内设置用于固定所述烟气引出管的工字钢,所述烟 气引出管位于所述第一内腔内的部分设置耐火混凝土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溢流冷却塔的塔底结构,其特征在 于,所述第二内腔内设置多根工字钢,多根所述工字钢拼成井字架, 所述挡渣板设置在所述工字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溢流冷却塔的塔底结构,其特征在 于,所述挡渣板为圆环状,所述挡渣板的外圆周与所述第二内腔的内 壁固定连接,所述挡渣板的内圆周与圆筒状且两端开口的挡渣环的外 壁固定连接,所述挡渣环的上端向上凸出于所述挡渣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快速溢流冷却塔的塔底结构,其特征在 于,所述烟气引出管为弯头状,其横截面为圆形;所述挡渣环的横截 面也为圆形,所述烟气引出管位于所述第一内腔中的一端位于所述挡 渣环的正上方,且所述挡渣环的内径大于所述烟气引出管的内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快速溢流冷却塔的塔底结构,其特征在 于,所述挡渣环的底端外壁与圆环状的所述挡渣板的内圆周焊接,所 述挡渣环的高度为400mm~600mm,所述挡渣环的内径为1200mm~ 1800mm,所述烟气引出管位于所述第一内腔中的一端与所述挡渣环的 上端之间的距离为600mm~1500mm。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快速溢流冷却塔的塔底结构,其特征在 于,所述挡渣板上开设有多个通孔,多个所述通孔围成多圈,每圈均 与所述挡渣板的内圆为同心圆;所述通孔的孔径为40mm~60mm,相邻 两个圈之间的距离为40mm~60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溢流冷却塔的塔底结构,其特征在 于,所述挡渣板与所述排水口之间的距离为600mm~1500mm,所述排水 口的口径为200mm~600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溢流冷却塔的塔底结构,其特征在 于,所述圆筒部和所述锥形部的连接处的内壁上均匀设置有多个三角 状的加强筋板;所述圆筒部的位于所述排气口下方的外壁上围绕其周 向均匀设置有多个支撑底座。
10.快速溢流冷却塔,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 项所述的快速溢流冷却塔的塔底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明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明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3523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局部冷却系统用热交换方法
- 下一篇:全悬浮框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