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传感器自校正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34319.2 | 申请日: | 2014-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366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叶廷东;汪清明;彭选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D18/00 | 分类号: | G01D18/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杨文录 |
地址: | 5103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传感器 校正 方法 | ||
1.一种智能传感器自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智能传感器自校正方法包括:
利用均匀实验设计方法,开展智能传感器的标定实验,获得传感器的标定数据;
根据标定实验数据的相关系数分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或者非线性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得到智能传感器拟合曲线;
将拟合曲线参数保存在智能传感器的电子数据表中,用于实现传感检测信息的解耦自校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传感器自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均匀实验设计方法,包括:
根据智能传感器的自变量,采用数学中的均匀实验设计方法,利用均匀设计与统计调优软件包来确定各自变量因素水平,并依此开展标定实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传感器自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定实验数据的相关系数分析,包括:
利用智能传感器标定获得的实验数据,开展自变量、因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计算;
根据得到的相关系数矩阵进行自变量、因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并根据相关性关系,进行智能传感器的建模。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传感器自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智能传感器的建模,包括:
若自变量、因变量之间线性关系强,则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获得智能传感器的线性拟合曲线;
若自变量、因变量之间线性关系弱,则利用非线性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获得智能传感器的多项式拟合曲线。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传感器自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所获得的智能传感器拟合曲线,将曲线参数,保存在智能传感器的电子数据表中;
智能传感器根据所述的电子数据表,在工作时即可实现多维传感信息的解耦自校正。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传感器自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多维传感信息的解耦自校正,是利用所述的存储在电子数据表中的曲线参数,将获得的传感检测信息代入校正曲线方程,即可获得解耦校正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3431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