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不锈钢丝退火放线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32724.0 | 申请日: | 2014-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679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袁卫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华飞合金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9/52 | 分类号: | C21D9/52;C21D1/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53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不锈钢丝 退火 放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不锈钢丝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不锈钢 丝退火放线装置。
背景技术
不锈钢丝在成型过程中,需要进行退火,即将不锈钢 丝送入退火炉中加热到所需的退火温度,再冷却后完成退 火过程。而在退火生产时,如果放线不稳定,会出现断线 频繁、线径拉变形等不良现象,造成生产效率低下、大量 废品、钢丝线径不稳定等诸多不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人于2013年申请了实用新型专利 CN203494940U拉丝机提线装置,包括机架,沿所述机架两侧 分别分布有缠绕丝线的绕线铜,沿所述机架依次固定安装分 布有固定套管,穿过所述固定套管设有传丝辊,且所述传丝 辊跨设在所述机架上,所述传丝辊两端分别安装有传丝辊 轮,所述传丝辊轮与所述绕丝筒一一对应设置,所述传丝辊 轮与所述机架之间的所述传丝辊上分别设有向下延伸的导 丝座,所述导丝座上还跨设安装有提丝板,所述提丝板两端 分别设有提丝孔。本发明的导丝座和导丝孔对丝线上提形成 导向,传丝辊轮在提线过程中与丝线接触,两者之间形成滚 动接触,并通过提丝板导出,有助于减小丝线传动过程中的 摩擦力和阻力,使传输速度更快,且不易断裂,有助于保证 提丝效率。本发明的绕线筒为提高放线稳定性、降低断线率, 多采用如实用新型专利CN102890987A公开的一种轻便式铜 丝退火放线阻尼装置,包括放线阻尼装置,所述铜丝退火阻 尼放线装置包括塑胶盖和尼龙线,所述塑胶盖为圆形,所述 塑胶盖周边均匀分布有多个U型穿线孔,所述U型穿线孔内 穿有尼龙线。优点是:放线稳定可靠,不会因放线张力不稳 定而发生断线,达到了连续化生产的效果。但是使用该轻便 式铜丝退火放线阻尼装置的绕线筒只能用于线径较小、一般 ≤0.5mm的铜丝或钢丝的放线,较大线径的铜丝或钢丝由于 线的硬度、张力较大,使用该阻尼装置时钢丝会打断尼龙线, 致使尼龙线报废率高,需经常更换,生产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不锈钢丝退火放线装置,放线 稳定可靠,生产效率高,尤其适用于线径>0.5mm钢丝的 放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不 锈钢丝退火放线装置,包括缠绕丝线的绕线筒,所述绕线 筒包括绕线轮、放线轮轴、张力调节机构、支撑轴及放线 杆,其中,
所述绕线轮由自下往上设置的底板、轮体和顶板组 成;
所述放线轮轴由下轴体、放线轮和上轴体一体成型, 所述下轴体与所述顶板转动连接;
所述张力调节机构包括U形带、固定脚、弹簧和螺栓, 所述固定脚固设于所述顶板上,所述U形带套于所述放线 轮上后其两端通过弹簧和螺栓与所述固定脚相连;
所述支撑轴与上轴体同轴固定,所述支撑轴上设有径 向安装孔,所述放线杆插设于该径向安装孔内;
所述放线杆的一端设有放线孔,卷绕于绕线轮上的丝 线的出线端自该放线孔穿过。
上述结构中的底板、顶板和放线杆均为金属材质。
进一步,所述张力调节机构包括两个固定脚、两根弹 簧和两个螺栓,所述U形套的每一端分别通过一弹簧和一 螺栓与对应的固定脚相连。上述结构可以通过旋拧螺栓调 整弹簧的张紧程度,以调整放线张力。
其中,所述支撑轴的下端插于上轴体内,并通过2~ 3个紧定螺钉与所述上轴体同轴固定。
其中,所述放线杆插设于径向安装孔内,并通过一紧 定螺钉固定。
其中,所述放线杆的具有放线孔的一端在径向上突出 于所述顶板的边缘。
上述的不锈钢丝退火放线装置还包括机架,所述机架 上沿长度方向间隔安装有复数个固定套管,每一所述固定 套管内穿设一传丝辊,所述传丝辊的两端均安装有导丝座 和传丝辊轮,所述导丝座上设有导丝孔,每一所述传丝辊 轮的下方设有一所述绕线筒,穿过所述放线孔的丝线经由 所述导丝孔卷绕至所述传丝辊轮上。
进一步,所述导丝座包括延伸至所述传丝辊轮下方的 延伸部,所述导丝孔设于该延伸部上。
其中,所述机架上沿长度方向还间隔设置有复数个提 丝板,所述提丝板的两端均设有供所述丝线穿过的提丝 孔,两相邻所述提丝板之间至少设有两个所述传丝辊。
其中,所述提丝孔的数量与所述丝线的根数相对应。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 的优点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华飞合金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华飞合金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327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