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发控设备的远端交流配电控制电路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31331.8 | 申请日: | 2014-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833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晖;陈纲;龚俊宇;纪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第四十一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高燕燕;仇蕾安 |
地址: | 710025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设备 远端 交流 配电 控制电路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发射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发控设备的远端交流配电控制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发射控制领域中,由于某些外部条件的限制,发控设备的输入电压为交流信号,通过内部电路的二次转换,为设备内部各元器件、功能模块提供工作所需的直流用电。一般情况下,可以通过发控设备面板上的交流配电开关来控制设备的交流上电、断电。
宇航出版社公布的技术文献《导弹测试发控系统》中,对测试发控系统基本组成原理描述提及:地面电源将工作用电供至配电转接箱,经其转换后,提供给被测对象。
以上设计方法虽然经过型号试验证明了一定的可行性,但存在以下问题:
随着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弹载设备的技术强度和功能日益增加,考虑人员在操作时的安全性,一般,发控设备会按照前后分布式的形式进行布局,即操作人员在距离前端设备约百米远的后端,对前端设备进行远控操作。这种情况下,考虑发控操作的实时性,不可能有过多的预留时间供操作人员及时往来于前、后端,进行交流配电控制操作及状态检查;如果过早给发控设备进行交流上电,前端发控设备的状态不受控,也容易带来意想不到的问题。
因此,需深入研究适应未来发控技术发展的远端交流配电控制电路。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发控设备的远端交流配电控制电路,该电路用于发控设备,能够准确、可靠的发出远端配电控制信号,既可准确完成对前端设备的交流配电控制,又能保证操作执行的安全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发控设备分为前端设备和后端设备,该电路分为前端设备电路和后端设备电路,前端设备电路包括电磁继电器K1和电磁继电器K2、第一AC/DC电源模块和第二AC/DC电源模块;后端设备电路包括LED指示灯L1、限流电阻R、瞬动按钮开关SK1和瞬动按钮开关SK2。
电磁继电器K1具有线包B1、常开触点K1-1及其对应公共端COM1-1、常开触点K1-2及其对应公共端COM1-2、以及常开触点K1-3及其对应公共端COM1-3。电磁继电器K2具有线包B2、常闭触点K2-1及其对应公共端COM2-1。
第一AC/DC电源模块具有两个输入端、第一正电压信号输出端和第一负电压信号输出端;第二AC/DC电源模块具有两个输入端、第二正电压信号输出端和第二负电压信号输出端。
瞬动按钮开关SK1具有常开触点SK1-1及其对应公共端COMS1-1;瞬动按钮开关SK2具有常开触点SK2-1及其对应公共端COMS2-1。
后端设备电路的连接关系为:公共端COMS1-1与公共端COMS2-1连接,限流电阻R一端连接LED指示灯L1;将后端设备电路集成于发控设备的后端设备中,并通过后端设备中的五个对外接点B1、B2、B3、B4和B5对外连接:常开触点SK1-1与对外接点B1连接;常开触点SK2-1与对外接点B2连接;公共端COMS1-1与对外接点B3连接;限流电阻R的另一端与对外接点B4连接;LED指示灯L1的另一端与对外接点B5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第四十一研究所,未经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第四十一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3133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配变终端
- 下一篇:一种用于故障录波器的分散式自动电源切、合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