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网络通讯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29404.X | 申请日: | 2014-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772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高继贤;黄吉清;马进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财团法人资讯工业策进会 |
主分类号: | H04B1/38 | 分类号: | H04B1/3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骆希聪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网络通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网络通讯装置;更具体而言,本发明是关于一种适用于 云端无线电接入网络(CloudRadioAccessNetwork;CloudRAN)架构的网络 通讯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无线网络通讯技术已迈入长期演进技术(LongTerm Evolution:以下简称“LTE”)的世代。尽管LTE的传输速率较快,亦可支持 较多的使用者,但其信号仍会受到建筑物的遮蔽而衰减,导致某些地区(例如: 室内)的信号不佳。因此,采用LTE仍会有覆盖率不足的问题。为了增加覆盖 率,许多电信营运商便纷纷推出小型蜂巢式基站(smallcell)或毫微型蜂巢式 基站(femtocell)。无线保真度(WirelessFidelity;以下简称“Wi-Fi”)技术 则为另一种目前被广泛地使用的无线网络通讯技术。透过Wi-Fi基站(access point)的设置,可提供使用者另一种上网的机制。
为了在一区域同时提供LTE的通讯服务及Wi-Fi的通讯服务,使用者可在 该区域同时设置LTE的基站(例如:前述小型蜂巢式基站或毫微型蜂巢式基站) 及Wi-Fi基站。但是考虑到某些因素(例如:二个基站所占据的空间),目前 已有一些异质性网络的整合技术,将LTE的基站及Wi-Fi基站整合于同一台设 备。
关于第一种已知的异质性网络系统11,其架构是描绘于图1A。异质性网 络系统11包含一演进数据封包核心网络(EvolvedPacketCoreNetwork;EPC) 111、二个以太网络路由器(Ethernetrouter)115a、115b及六个多模式小型蜂 巢式基站(multi-modesmallcell)113a、113b、113c、113d、113e、113f。多 模式小型蜂巢式基站113a、113b、113c、113d、113e、113f的每一个皆整合了 LTE基频元件(BaseBandUnit;BBU)、LTE射频(RadioFrequency;RF) 元件、Wi-Fi基频元件及Wi-Fi射频元件(亦即,整合了小型蜂巢式基站及Wi-Fi 基站),因此可同时提供LTE的通讯服务及Wi-Fi的通讯服务。
多模式小型蜂巢式基站113a、113b、113c连接至以太网络路由器115a, 以太网络路由器115a则以光纤或数字用户回路(DigitalSubscriberLine;DSL) 连接至演进数据封包核心网络111,而演进数据封包核心网络111再连接至后 端网络(未绘示)。类似的,多模式小型蜂巢式基站113d、113e、113f连接至 以太网络路由器115b,以太网络路由器115b以光纤或数字用户回路连接至演 进数据封包核心网络111,而演进数据封包核心网络111再连接至后端网络(未 绘示)。
采用异质性网络系统11的架构会衍生几个明显的缺点。首先,将LTE基 频元件、LTE射频元件、Wi-Fi基频元件及Wi-Fi射频元件整合于同一设备之 中,其成本过高。其次,对于需要在不同基频元件间交换讯息的运作(例如: 换手)而言,其传输时间过长。造成此缺点的原因在于LTE基频元件及Wi-Fi 基频元件是分散于远端的多模式小型蜂巢式基站113a、113b、113c、113d、113e、 113f内。当基频元件间交换讯息时,必须连回演进数据封包核心网络111,再 返回多模式小型蜂巢式基站。由于传输路径较长,导致需要较长的传输时间。 再者,资料传输时,容易面临安全上的漏洞。造成此缺点的原因在于,在以太 网络路由器115a、115b与演进数据封包核心网络111之间,资料是透过网际网 络协定(InternetProtocol;IP)网络传送,因此往往会经过其他电信营运商的 网络,增加信息被窃取的风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财团法人资讯工业策进会,未经财团法人资讯工业策进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2940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