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绳索端子组件和电梯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29297.0 | 申请日: | 2014-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5565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1 |
发明(设计)人: | P.克里;R.佩尔托-休伊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力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7/08 | 分类号: | B66B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张祥 |
地址: | 芬兰赫*** | 国省代码: | 芬兰;FI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绳索 端子组件 电梯绳索 电梯 楔形壳体 楔形元件 纤维加强聚合物 电梯单元 固定电梯 固定基部 横向方向 运输乘客 复合材料 楔入 锁定 货物 安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固定电梯绳索(R)到固定基部例如电梯单元(2,CW)的电梯的绳索端子组件(1),所述电梯适于运输乘客和/或货物,所述组件(1)包括至少以下部件:电梯绳索(R),在绳索横向方向上其宽度大于它的厚度,至少一个末端具有端面(R’);一个或多个楔形元件(8,8’);楔形壳体(7),所述绳索端子组件(1)包括绳索间隙,所述电梯绳索(R)通过所述绳索间隙,所述楔形元件(8,8’)安置来楔入在所述绳索(R)和所述楔形壳体(7)之间,从而锁定所述电梯绳索(R)在所述间隙中,所述绳索端子组件(1)的至少一个部件(7,8,8’)由纤维加强聚合物复合材料制成。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目的是适于运输乘客和/或货物的电梯的绳索端子组件及电梯。
背景技术
在电梯系统中,电梯绕绳用于悬挂和/或移动电梯轿厢、配重或者二者。在现代电梯中,重量轻的悬挂绕绳被使用,其中电梯绕绳包括多根带型的绳索,其中在绳索横向方向上绳索的宽度大于它的厚度。绳索包括由复合材料制成的承载部分,所述复合材料包括在聚合物基质材料中的非金属加强纤维。材料的结构和选择使得能够实现在弯曲方向具有薄的结构、在纵向方向具有良好抗拉刚度和抗拉强度的重量轻的电梯绳索。此外,绳索结构在弯曲处保持大致不变,这有利于长的使用寿命。
若干配置已经被提出以提供用于附连电梯绳索与电梯单元的工具。对于非金属的电梯绳索,尤其是对于由纤维增强聚合物的复合材料制成的电梯绳索,与电梯单元进行机械附连但是不导致电梯绳索的损坏,这是有挑战性的。
绳索端子组件的部件传统地由各向同性材料例如钢通过若干焊接在一起的部分而构造而成。利用具有焊接接头的金属楔形元件和楔形壳体已经成功地用在绳索端子组件中来锁定电梯绳索在它的绳索端子中。这种类型的电梯绳索端子组件的缺点是它需要复杂的绳索端子楔形壳体,通过焊接将若干元件结合在一起。具有焊接接头的楔形壳体的复杂的几何结构从材料强度的观点来看不是最佳的。
而且,电梯绕绳典型地包括多根绳索,其使得需要好大量的绳索端子,从而具有大的重量,并且生产大量复杂的绳索端子产品,尤其是在组装线上进行生产,成本昂贵。如果电梯绳索端子可以形成为尽可能简单,没有焊接在一起的多个元件,具有无缝的重量轻的楔形壳体,这将是有利的。这样,一直以来存在对成本有效且可靠的电梯绳索端子组件的需求,其中所述组件还包括到电梯的绳索状态监测装置的连接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介绍一种改进的绳索端子组件和电梯。本发明的目的尤其是解决已知方案中的缺点以及在本发明说明书中随后提及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还包括允许一种具有更快的制造和安装工艺的重量轻的、成本有效的且可靠的绳索端子组件。本发明的目的是要为包括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电梯绳索提供具有改进质量的制造和安装的绳索端子组件。
实施例被示出,其特别有利于简单、安全且有效的绳索端子制造工艺和绳索端子组件,它们与所述电梯绳索中的非金属的承载部分的损害检测相关。再者,实施例被示出,其中绳索端子组件使得能够生产大量的绳索端子产品,尤其是在绳索端子的组装线上以成本有效的方法生产。
提出一种用于固定电梯绳索到固定基座例如电梯单元的电梯的新式的绳索端子组件,所述电梯适于运输乘客和/或货物,所述组件包括至少以下部件:电梯绳索,在绳索横向方向上其宽度大于它的厚度,至少一端具有端面;一个或多个楔形元件;和楔形壳体。绳索端子组件包括绳索间隙,所述电梯绳索通过所述绳索间隙,所述楔形元件安置为楔入在所述绳索和所述楔形壳体之间从而锁定所述电梯绳索在所述间隙中。绳索端子组件的至少一个部件由纤维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制成。
在优选实施例中,绳索端子组件包括楔形壳体,所述楔形壳体是纤维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制成的预定大小的一件式结构。以这种方法,楔形壳体可以以成本有效的方法设计为重量轻的、结构硬且结实的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力股份公司,未经通力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292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